莊嚴的承諾光榮的責任滿意的答卷
金黔在線訊 “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廣大群眾從改革和發展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真正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07年4月,中國共產黨貴州省第十次代表大會在貴陽召開,就民生問題向全省各族人民作出莊嚴承諾。
2012年3月,省委書記栗戰書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不能為發展而發展,要為群眾幸福而發展,努力實現經濟發展和群眾幸福同步提升。一切為民而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推動發展與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起來,全力創造促進人民幸福的經濟增長。”
衣食住行之外,更要增加全省4000萬各族人民的幸福感。這不僅體現出省委、省政府在改善民生上的決心,同時為我省民生問題注入了新的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彈指揮間,五年一瞬。一系列重大民生政策出臺,一件件民生實事得以實現:
——全面實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覆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面推行;
——全面實施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啟動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學前教育、農村寄宿制攻堅四大教育突破工程;
——作為全國首個試點省份,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涉及全省四分之一農戶,建設城鎮保障性住房、改造各類棚戶區;
——建立農村低保季節性缺糧戶糧食救助制度,對缺糧低保對象和缺乏自救、互救能力的受災困難群眾發放救助口糧。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失業保險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向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等特殊群體發放臨時價格補貼。
直面民生關切,踐行民生承諾。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住房……重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貴州人的日子越過越甜,有活干,有學上,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病有醫,老有養,幸福指數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日俱增。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誠心誠意為群眾謀利益,我省各級黨委、政府銳意創新、與時俱進,在17萬平方公里的貴州大地上,用責任和辛苦書寫出一份令人鼓舞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