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明確了,信心足了,接下來就是干什么、怎樣干。
“首先要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統一步調、統一作風,把中央精神與貴州當前發展實際緊密結合,與貴州元素、貴州符號、貴州特點緊密結合,對推進科學發展、奮力后發趕超至關重要!秉S家培代表認為,全省上下一條心,勁往一處使,有利于形成推動工作的強大合力。
楊興友代表提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從“等、靠、要”的依賴思想束縛中解放出來,“等”只能喪失機遇,“靠”最終會希望破滅,“要”也要不來根本出路,必須在經濟發展中變“等、靠、要”為“急、爭、搶”,必須大干、大干、再大干,在大干苦干實干中謀求后發趕超。
“三化”同步是核心,轉變方式是路徑,改革開放是動力,文化自覺自信是基礎,改善民生是關鍵,加強黨的建設是保障……這是代表們通過討論得到的共識。
一些代表特別提到,作為貴州實現后發趕超的核心,“三化”同步在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丁翊強代表認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要實現后發趕超,必須走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統籌兼顧、同步推進、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道路。要圍繞“三化”同步發展,加快產業園區集中,加快人口向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集中,加快土地向適度規模經營集中,全力破解“錢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事情怎么干”三個瓶頸問題。王江平代表指出,“三化”同步關鍵在工業化,工業界又是轉變發展方式、破解資源環境發展制約問題的主戰場,政府部門要把后發趕超與加快轉型有機結合起來,做好引導和服務。
扶貧開發是我省的“第一民生工程”。面對省委“5年下來,全省貧困群眾的生活都有明顯的改善”的承諾,省扶貧辦主任葉韜代表表示,我們沒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戰!敢于向‘絕對貧困’挑戰的信心,來自省委省政府的有力部署。要建設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走出一條政府主導、社會幫扶與農民主體作用相結合,扶貧開發與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相結合,扶貧聯合攻堅與政府保障相銜接的多民族聚居山區省份的扶貧開發道路。
……
趕超跨越、奮力起飛,信心來源于已經取得的巨大發展成果,代表們不約而同地說道,五年來,我省大力推動提速轉型和改革開放、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促進文化繁榮發展、加強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為經濟起飛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了精神動力、凝聚了強大力量、創造了良好社會條件、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五年來,我省牢記胡錦濤總書記的囑托和關于貴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高舉“發展、團結、奮斗”的旗幟,堅持科學發展、“干”字當頭,主動作為、奮力攀高,千方百計對上爭取、對下放權,對外開放、對內激活,獲得了中央給予的許多政策支持,匯聚了國內外的大量要素資源,推動形成了又好又快發展的勢頭。五年來,全省上下咬定發展不動搖,努力奮斗不懈怠,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同心同德、艱苦努力、創先爭優、增比進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突破性的業績。
大家一致認為,經過五年的努力,我省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社會財富積累增多、投資規模迅速擴大,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市場活力不斷增強,基礎設施狀況發生很大變化、發展環境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積極性創造性空前高漲,全社會蘊含著加快發展的強大內在動力,具備了經濟加速發展、實現起飛的基本條件。
代表們直抒胸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省要緊緊抓住重大歷史機遇,牢牢把握發展第一要務,把富民興黔的各項事業全面推向前進。這是黨中央的要求,也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之所在。瞻望未來,貴州發展大有希望,必將后發趕超。
后發趕超,大家深感自身責任重大,直言這一代貴州的干部注定是吃苦的一代。只有拿出敢闖新路、敢于突破、敢于勝利的氣概,拿出發憤圖強、堅韌不拔、后來居上的志氣,不向困難低頭、不向挑戰示弱、不向挫折妥協,一天也不耽誤,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本職工作,才能真正實現后發趕超,才能將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