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黔東南州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通報全州2012年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州統計局、州工信委、州農委、州發改委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就經濟運行情況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州政府副秘書長楊秀學主持發布會。
記者:一季度我州經濟增長有哪些主要亮點?
州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吳海平:從今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看,我州經濟增長的亮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全州經濟增長速度仍保持較快增長,增長實實在在,16%的增幅比全國、全省分別高7.9、1.3個百分點,在省內各市(州)靠前。
2、森林資源的優勢得到體現,全州木材采伐量同比增長34.1%。豬肉價格相對高位持續穩定,有利于調動養豬積極性,畜牧業生產形勢明顯好于2011年。近年來,我州大力發展水庫、電站庫區漁業養殖,水產品產量4061噸,同比增長38.6%。
3、絕大多數企業實現大幅增長。全州330戶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有247戶企業比同期增長,占74.8%,凈增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的有58戶。
4、本年一季度新開工項目1028個,同比增加254個,增長32.8%。全州億元建設項目成倍增長,投資所占比重不斷擴大。一季度,全州億元建設項目175個,同比增加143個,增長4.5倍;完成投資35.83億元,同比增長2.8倍,占投資總額的50.9%,同比提高26.2個百分點。全州工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快速增長。全州工業投資完成22.74億元,同比增長25.5%。以基礎設施(不含跨地區)投資完成34.9萬元,同比增長108.7%。
5、第三產業增加值增幅高,貢獻大,一季度拉動經濟增長10.3個百分點。
6、市場物價穩定。凱里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1-3月累計同比上漲3.6%,漲幅比全國、全省均低0.2個百分點,位居省內各市(州)第7位。
記者:一季度全州工業經濟運行呈現出什么樣的特點?二季度為全面實現州政府的工作要求,州工信委擬采取哪些工作措施?
州工信委副主任李光坤:一季度工業經濟發展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工業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全州500萬元以上企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16.6億元,同比增長21.3%,增速位居全省第三。二是生產要素保障總體較好,電力保障一季度累計工業用電量1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35%。電煤保障一季度累計完成13.42萬噸,占首季任務10萬噸的134.2%,日均供電煤1475噸,完成省下達日供1100噸計劃134%,超任務3.42萬噸,完成率位居全省第一。三是工業投資穩步增長,一季度工業投資累計完成22.74億元,同比增長25.5%,其中,新建產業項目實施82項,續建產業項目實施106項,更新改造項目實施129項。四是園區有序推進,一季度,實施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29個,累計完成投資15.7億元。五是民營經濟增長較好,一季度全州民營經濟預計實現生產總值35億元,同比增長22 %,快于同期GDP增長速度 1.4個百分點,占生產總值比重為46%。六是信息化工作有序推進,一季度,全州郵政主營業務收入0.56億元,同比增長40.56%;電信主營業務收入4.9億元,同比增長28.88%。其中,電信公司完成1.3億元,移動公司完成3.3億元,聯通公司完成0.3億元。
按上半年規模工業增加值完成45億測算,我州二季度應完成28.4億,分解4-6月每月需完成9.47億以上,任務十分艱巨,為此,按州人民政府要求,我們將任務分解到各市(縣、區), 各市(縣、區)將目標進行再分解、再落實,周密安排和組織企業生產。圍繞目標,分解落實;加強生產要素調度,為企業排憂解難,確保目標實現;以融資和招商為抓手,加大工業投資,加快項目和園區建設;切實落實民營經濟優惠政策,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強行業監管,推進煤礦資源整合重組。
記者:一季度,全州農業生產實現了“開門紅”目標,請問,為實現“開門紅”目標,我們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州農委副主任姜立軍:在去年嚴重旱災發生后,按照 “大季損失小季補”、“種植業損失養殖業補”的工作思路,在州委、州政府和各縣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全州干群一心,在秋冬季農業生產中,大力調整種植、養殖結構,著力擴大種植、養殖蔬菜生產,為實現“開門紅”目標的實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是以調整種植業結構為突破口,大力發展蔬菜生產。去冬今春,全州蔬菜面積種植達到86.39萬畝,一季度采收面積55.38萬畝,收獲蔬菜48.25萬噸,同比增長38.57%。
二是加大畜牧養殖小區建設,大力發展種草養鵝。自去年10份以來,全州新增年出欄200頭以上的生豬規模養殖場120個,50頭以上養牛場17個,200只以上養羊場215個,10000羽肉禽養殖場2個,1000羽以上蛋禽場184個;實施秋種牧草5.88萬畝,新增養鵝91.5萬只。一季度生豬出欄達到64.46萬頭,同比增長6.5%,家禽出欄404.99萬羽,同比增長23.8%。實現肉類總產量6.52萬噸,同比增長5.3%。
三是大力發展庫區水產養殖。一季度因節日原因,鮮魚出網旺季,全州水產品產量達到4061噸,同比增長38.6%。
四是狠抓春耕生產各項工作落實。通過狠抓加強農業生產田間管理,增加在土作物產量;狠抓畜牧漁業生產,增加畜產品產量;狠抓農資市場管理,確保春耕備耕生產順利開展;狠抓工作調度和督促檢查,督促工作任務落實等措施,有效確保了春耕生產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總之,“開門紅”目標的實現,是在州委、州政府和各縣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通過全州干群的奮力拼搏的結果,下步,作為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我們要繼續發揚頑強拼搏的精神,狠抓各項工作落實,力爭圓滿實現第二季度工作目標。
記者:我州的項目建設工作在2011年是做的比較不錯的,在全省經濟發展增比進位綜合測評排位從上年的第4位上升到第2位,請問我州今年一季度的項目建設工作采取什么措施來保證在去年的基礎上再接再厲?各項指標做得如何?
州發改委副主任龍叢:全省第三次項目建設觀摩會已于今年2月在我州舉行,在會上,與會代表對我州項目建設的工作進行了三個肯定:一是眼前的事實說明,民族地區正在邁向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軌道;二是民族地區已經用實際行動,拉開了一心求發展的架勢,而且都體現著“三化同步”的特質;三是大量的項目落地證實,招商引資工作在提升發展速度和質量上效果明顯。這充分說明2011年我州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收效良好,項目建設主要指標在全省名列前茅的基礎上,2012年一季度,我州項目建設各項指標繼續穩步推進。
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共完成130.49億元,同比增長85.2%。
在項目建設中,我州把著力推進項目落地工作作為推進項目工作的重中之重,無論體制內外項目,都要求業主及實施單位加強項目基礎規劃、可行性研究、勘察、設計等前期工作力度,保證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未來發展方向,不斷促成項目的落地建設。一季度,我州實施項目1839個,其中本年度新開工項目1028個,為推進我州的投資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同時著力加強項目調度和服務。2012年一季度,單發改委就先后組織3次督查,結合建立的項目建設長效機制,及時將項目建設任務詳細分解到各縣市和州直各部門并簽訂了責任狀,繼續實施 “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部門、一條龍服務”的“四個一”項目工作機制,對重大項目進行全程跟蹤服務,加強調度和督查,一季度,我州督辦的83個貴州省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為32.73億元,占省下達全年投資目標任務135億元的24.12%。共新開工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24個,其中按計劃開工項目18個,麻江鐵路物流園區工程項目、鎮遠縣小菜園至芽溪濱河大道、黎平縣城至羅團城市主干道建設項目等6個項目實現提前開工。(凌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