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由浙江省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寧波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輝忠率隊的寧波市黨政代表團一行,在省委副書記陳敏爾、副省長祿智明等陪同下,對我州進行了為期一天的訪問考察,并出席了在凱里市舉行的黔東南州文化館建設項目奠基儀式。
州委書記廖少華,州政協主席梁承祥,州委副書記楊華昌,州委常委、凱里市委書記黃遠良,州委常委、州委秘書長耿生茂,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秀錫,副州長劉曉春、潘亮等一起陪同或出席奠基儀式。
25日上午,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寨門笙聲悠揚,苗寨內的苗族群眾身著盛裝,一大早就來到這里,以十三道攔門酒這種苗族同胞的最高迎賓禮儀迎接寧波市黨政代表團的到來。近年來,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西江千戶苗寨的旅游發展越發蓬勃,知名度和影響力逐年提高,這其中也包含著寧波市對西江的傾情幫助。對口幫扶以來,寧波市已向西江千戶苗寨提供幫扶資金493.23萬元,支持西江景區建設、示范村建設以及種植業發展,有效地推動了西江鎮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抵達西江苗寨,王輝忠一行首先走進西江民族小學,認真察看學校的教學設施,關切地了詢問學生們的學習生活情況,為學校的孩子們送去了生活學習用品,帶去了寧波市委、市政府和寧波各界人士對這些苗族娃娃的深切關懷。近年來,寧波市扶持該校搬遷教學樓3992平方米,并資助貧困學生學習、生活用品,累計幫扶金額63.11萬元。如今,這所學校的辦學條件不斷得到改善,學校已建成教學綜合樓1棟,教學樓4棟,學生宿舍3棟,基本滿足了各種辦學教學需求,學生們的生活學習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西江期間,王輝忠一行還對西江千戶苗寨的景區發展情況進行了考察,與游客們一起觀看苗寨的民族歌舞表演,對西江旅游業的蓬勃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
離開西江千戶苗寨,代表團一行驅車趕往雷山縣郎德鎮下郎德村,這是寧波市對口幫扶雷山縣的幫扶點之一。2006年以來,在寧波市政府的關心幫助下,下郎德村被列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建設村,累計投入幫扶資金244萬元,完善村寨基礎設施建設,并扶持農戶種植特色經濟作物和發展稻田養魚,開展農技培訓等。
沿著下郎德村的鵝卵石步道,王輝忠一行走進該村四組雙女戶余慶林家中,向余慶林夫婦送去了慰問金和生活用品。
“你們現在種著多少地?家里每年有多少收入啊?”
“年紀大了,家里缺少勞力,只種了八分地。但每年還養兩頭豬,一頭豬最多可以賣到2000塊錢左右。”
在余慶林家中,王輝忠跟兩位老人親切地拉起了家常。余慶林的兩個女兒都已出嫁,現在家中只有他和老伴兩人,在村里的幫助下,兩位老人沒有閑下來,不但學會了稻田養魚技術,每年還養殖兩頭肥豬賺些錢,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祝你們身體健康,生活越來越好。”
“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們村的幫扶,幫助我們脫貧致富。”
王輝忠在道別余慶林夫婦時的祝福,讓我們感受到的是寧波市委、市政府對我州農村貧困人口的殷切關懷。而余慶林夫婦的話,則道出了他們對寧波市長期幫扶的感激之情。
從下朗德村出來,王輝忠一行考察的下一站是凱里學院。凱里學院是我州目前唯一一所本科院校,現開設有35個本科專業(方向),26個?茖I和少數民族本科預科,有來自19個省(市、自治區)的全日制在校生10050余人。學校在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凝聚了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深切關愛和付出,更得到了遠在東海之濱的寧波市政府和來自海峽對岸的寧波籍企業家朱英龍的鼎力支持和捐助。在凱里學院,寧波黨政代表團一行先后參觀了學校的生態博物館、校史館、人工湖和繍山生活館,對凱里學院的發展建設給予肯定,并對朱英龍先生為凱里學院的建設與發展大力支持與幫助表示高度贊揚,希望凱里學院繼續加強與寧波大學的合作辦學,進一步發展原生態民族文化,把學校建設成為黔東南的綜合性大學院校。
在我州考察期間,寧波市黨政代表團與省、州領導還一同出席了在凱里市舉行的黔東南州文化館建設奠基儀式,并為文化館的建設奠基培土。
儀式上,廖少華代表我州接受了寧波市捐助的570萬元建設資金。楊華昌在儀式上致詞。耿生茂主持奠基儀式。潘亮在儀式上介紹了寧波市援建文化館建設項目情況。
州文化館建設是州委、州政府“十二五”計劃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也是寧波市幫扶我州的又一重要項目,其作為全州公共文化服務的指導中心,對全州16個縣市的文化館、文化站、藝術團進行業務指導和培訓。該建設項目規劃占地12畝,計劃投資4987萬元,總建筑面積7300平方米,建成后,將成為服務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陣地,對提升城市品味、完善城市功能、豐富城市內涵、塑造城市形象,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有著重大的意義,必將對推動我州多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起到積極的作用,也必將在寧波市對口幫扶黔東南州發展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張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