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省扶貧辦獲悉,2010年我省率先在全國開展的鄉村旅游扶貧試點,已在58個縣(區)132個村實施,直接受益農民20多萬人。“十二五”期間,全省擬安排5億元以上資金,打造10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鄉村旅游品牌。
圍繞紅色旅游、民族風情旅游和生態休閑旅游等主題,省扶貧辦高標準編制了《貴州省鄉村旅游扶貧發展規劃(2011—2015年)》,在全省打造三大主體功能區,即以“歷史轉折,出奇制勝”為主題,重點在黔北遵義發展紅色旅游;以“民族風情、醉美天下”為主題,重點在黔東南、黔南、黔西南州發展民族風情游;以“生態休閑、樂享人生”為主題,在全省適宜地方開展生態休閑旅游。
近兩年,省扶貧辦重點支持發展旅游商品開發、提升鄉村旅館、“農家樂”接待條件,改善項目區旅游步道等基礎設施,在遵義市成功推出了婁山關景區、板橋景區等鄉村旅游扶貧項目點,在黔東南州雷山縣西江鎮、黎平縣茅貢地捫、肇興鄉、從江翠里鄉、鎮遠報京鄉、錦屏縣隆里鎮、臺江縣南宮鄉實施了一批鄉村旅游扶貧項目。結合“雙十萬培訓工程”,加強旅游從業人員培訓,重點采取政府購買服務、預備制培訓等形式,開展技能培訓。今年擬與師大、貴大等大專院校共同培訓鄉村旅游人才3000人,在38個鄉村旅游試點項目區培訓鄉村旅游導游200人。并強化招商引資和旅游產品推介,創新方式、載體和手段,促進優勢資源項目向優勢企業靠攏,發揮品牌帶動效應。
“十二五”期間,我省力爭在300個貧困村實施鄉村旅游扶貧倍增計劃,每年打造2-3個有示范帶動作用的鄉村旅游扶貧示范點,到2015年形成10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鄉村旅游扶貧示范區和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扶貧品牌,實現鄉村旅游扶貧3個20%即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0%來自鄉村旅游、農村就業人員的20%來自鄉村旅游、全省旅游總收入的20%來自鄉村旅游。(趙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