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在臺江縣的田間地頭和村頭巷尾,都時常閃現干部同志的身影,他們深入農村一線,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描繪了新農村建設中一道道感人、亮麗的風景線。
貴州省交警總隊舒健協調資金36萬元為壩場村開通了長2190米、寬3.5米的生產機耕道,解決了村里祖祖輩輩肩挑背扛的生產生活難題。
臺江縣職業中學派駐施洞鎮塘壩村張小波協調本單位每月拿出600元作為村里的衛生費,著力改善村寨“臟、亂、差”現象,給旅游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該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黃興在本單位條件并不寬裕的情況下,積極向本單位領導爭取和協調,把折價3000多元的一套木制沙發送到方召鄉巫腳交村,進一步改善了村里的辦公條件。
“開展聯鄉駐村活動,就是讓機關干部走出辦公室,深入農村,進村入戶,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難,從而幫助他們解決實實在在困難。”“派駐干部同時幫助鄉村理清發展思路,制定發展規劃,開展扶貧濟困,解決突出問題,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 該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李江洪介紹說。
自聯鄉駐村活動開展以來,為使活動開展取得預期實效,切切實實深入基層為群眾辦好事實事,該縣今年4月12日在縣政協五樓召開了培訓會議,邀請州委、州政府有關領導和老師進行授課。制定和印發了《臺江縣關于扎實開展干部下基層駐村幫扶工作的通知》,同時要求派駐干部與派駐單位工作脫鉤,一桿子插到底抓好駐村工作落實。
“現在實行聯鄉駐村活動好啊,村里有什么困難我們可以當場告訴派駐干部,用不著我們村干組隊上來向聯系單位領導反映!”施洞鎮貓鼻嶺村支部書記張通順深有體會地說。
據了解,該縣現有各級下派駐村干部170名,達到全縣156個行政村每村有一名干部聯系幫扶。截至目前,共幫助全縣156個村制定工作計劃160份,開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17(場)次,受訓580余人(次),開展技術培訓4(場)次,受訓480人(次),幫扶物資和資金共計近70萬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