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啟明,一位嚴肅而又憤怒的新聞主播。《我們約會吧+》,一個湖南衛視全新升級的相親節目。你能把他們聯系在一起嗎?最近有關邱啟明以及“約會吧”的討論聲非常響,有人贊同這種新鮮組合,也有人質疑這種創新。昨天下午,邱啟明在長沙《我們約會吧+》的錄制現場,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對于“轉型”一說,他說:“外形或許會有所轉變,但心還是那顆心。”
變輕松了?不,其實我一直都是這樣!
華商報:主持了“約會吧”之后,穿得都時尚多了。
邱啟明:我生活中其實就是這樣的,以前只是因為在主播臺上,大家看不到我其他的形象,當然那也是電視節目的要求,大家才會覺得我應該是那樣的。不過確實來了之后,也有了很多變化,我自己就感覺到洞洞鞋穿得多了。
華商報:現在很多小女生也開始對你這種大叔型的主持人傾慕了,有沒有覺得自己從實力轉為偶像了?
邱啟明:又打擊我,沒關系,我都被打擊習慣了。我也聽到很多對我評價的改變,有嫌棄我表情、發型的等等,但其實我覺得那都沒什么。不過我生活中其實也挺偶像的,只是偶像的表象不同。
華商報:這么說不能再認為你是個嚴肅的人了,你覺得自己幽默嗎?
邱啟明:還是那句話,嚴肅只是因為我之前做的事情的原因,其實我私底下還挺幽默的,喝點酒啊、開開玩笑啊什么的,而且我和工作人員的玩笑其實沒少開。
變娛樂了?不,我在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
華商報:轉戰是不是意味著你也開始往娛樂主持方向發展了?
邱啟明:首先要說明《我們約會吧+》不是娛樂節目,而是一檔真誠互動的青年交友節目。其次我覺得大家沒有看到節目的本質,或許它只是外在形式、流程上感覺很娛樂,但它的內涵則是把電視相親類節目做成了社會關系互動類節目。華商報:但事實上,現在的相親節目的確被娛樂標簽化了,而且觀眾會有些誤區。邱啟明:沒錯,的確是這樣。其實我當時沒有打算來湖南衛視,我覺得這是一個做娛樂節目最出色的電視臺。但我是個新聞主播,做新聞最好的還是CCTV,我覺得我可能并不適合這個地方,因為我一直秉持的東西是,干好本職工作,打好這份工,要對得起它,沒有把握我就不來。后來當我了解到節目之后,我覺得對那些觀眾誤解的地方,我有責任來“匡扶”它,我來這里也是想要滅掉那種“寶馬拜金女”現象的存在。
華商報:如果出現這種嘉賓,你會怎么樣呢?
邱啟明:這是可以控制的,因為是錄播的節目。當然首先要尊重她們以及她們的想法,不能只允許一種人的聲音。但做節目也要有態度、有原則、有控制。首先現場要控制住局面,往正確的路上引導,實在不行了,我也不會允許制片人將這種畫面播放出去,一定會剪掉的。
變了?其實我沒變!
華商報:你一直說轉型,你是怎么轉的?邱啟明:轉的是“型”,不變的是“心”。應該這么說,從前大家只能看到我上半身吧,身體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動作,充其量是最后和大家招個手,說聲再見。我相信我來這里大家一定會覺得我有以前的影子,就算是換了舞臺、主持方式,也一樣會有,我還特意把和大家再見的手勢拿過來用在節目中。但我的心一直都沒有變,依然是想將我的社會責任履行下去。
華商報: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才會有人覺得你并不適合做這樣的節目。
邱啟明:對,也有人評價我語速太慢、太嚴肅、不娛樂、擺著一張主播臉等。但我想說,這不是娛樂節目,我是在讓年輕人交友,在做這個節目的時候,我要全神貫注地去傾聽。因為最重要的是嘉賓而不是我,怎么讓他們說出內心的話才是我的責任。
華商報:最后談談你的愛情觀吧,畢竟目前在做情感類互動節目。
邱啟明:愛情向親情轉變的過程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也是最普遍的。比如我的爸爸媽媽,他們從互相傾慕的過程到開始過日子,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之外,也會有吵架、紅臉、生氣和不開心,這是食人間煙火的。但就是因為時間和感情的化學效應磨合期過了之后,那種不離不棄、互相理解、包容對方的親情產生了,為了對方收縮自己,這其實就是真正的愛情。
本報特派長沙記者
朱秦冀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