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樹林蔥郁之極,走在山間小道上,晴天不用撐傘,雨天不會濕鞋。偶能見到的,是陽光從上方斜射在遠遠一旁樹林中,所照亮的那帶與其他更多沒被映照者,形成鮮明的對比:山路很濕滑,大概因山深林密,且少人行,時時可見青苔淺生,所以稍不留心就要滑跌;而最令人稱賞的則是山間的天籟之音了,它由蟬鳴、蟲叫、鳥聲共同構成,尤其是蟬鳴,往往人至樹前,還不止息,仍昂昂、嘰嘰個不停,且聲音或洪亮,或尖細,而成為這天籟的主調,沿路上,時不時可聽見淙淙的溪流聲,尋聲可望見不遠處的林中樹下草間有一股清亮的溪水,它偶隱偶現地沿路淌著。

云臺山之所以迷人,貴在“云”上。夏季的早晨,登上云臺山,游人可看到磅礴的云海奇觀。那云霧飄忽蒼茫,忽快忽慢,忽濃忽淡,忽聚忽散,使云臺山的奇山異石、巨木古藤時隱時現,如美女遮羞,又如仙妖顯相,耐人尋味,朝陽出處,云蒸霞蔚,瞬息萬變,仿佛海市蜃樓,遠眺群山,有如一幅變幻不定的魔畫。
原來的云臺山,山中寺廟林立,塔閣高聳,其建筑精湛,壁畫優美,堪稱“黔中一絕”。只可惜有著悠久歷史的佛教圣地被作為“四舊”破壞了,如今只留下斷垣殘壁,令人遺憾。現修復的部分寺、廟建筑已“今不如昔”了,但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云臺山周邊的黃平、鎮遠、余慶等縣和鄰省縣的善男信女們,仍要聚集云臺山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