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健兒在倫敦賽場爭金奪銀,中國體育服裝品牌的奧運營銷大戰也已經棋入中盤。盡管遭遇了訂單下滑、庫存高企、利潤下降等難題,但李寧、安踏、匹克、361度、鴻星爾克等中國體育服裝品牌依然對遠在英國倫敦舉辦的奧運青睞有加,紛紛開動“奧運營銷”戰車,希望借助奧運營銷,一方面提振軍心,消化部分庫存;一方面為下一步拓展積蓄能量。
面對行業普遍面臨的困境,中國體育服裝品牌欲借奧運營銷打一場翻身仗。然而,專業人士也提醒:中國體育服裝品牌的主戰場在國內,倫敦奧運不可能像北京奧運那樣吸引國內的高度關注,因此,不宜對倫敦奧運營銷寄予太高期望。
營銷李寧和安踏打成平手
首金的爭奪,一直都是歷屆奧運會最受關注的賽事之一。當地時間7月28日,在第30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中,中國選手易思玲為中國代表團奪得首金。一時間,易思玲知名度飆升。不過,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易思玲參加比賽時,穿著安踏運動鞋,襪子卻是李寧的,拉桿箱上的李寧品牌logo,被顯眼地臨時貼上了白紙遮擋。顯然,安踏和李寧,這一對競爭最激烈的中國體育服裝品牌,其在倫敦奧運會上的“競爭”,已經通過易思玲的“混搭”,充分展示了出來。在頒獎典禮上,易思玲穿著安踏公司設計的“龍服”,在領獎臺上歡呼雀躍,這一形象立即被傳媒傳到世界各個角落。
作為中國體育服裝品牌的一哥,李寧此前已經順利搶下中國奧運代表團中體操、跳水、乒乓球、射擊、羽毛球等五支夢幻之隊的贊助權;但是,作為后起之秀,安踏的奧運營銷動作更大。早在2009年,安踏就以6億元人民幣的天價贊助,成為中國奧委會2009—2012年的戰略合作伙伴。通過此舉,安踏從李寧手中奪到了領獎禮服贊助商的資格。
盡管安踏高舉高打成為中國奧委會2009—2012年的戰略合作伙伴,并拿到了最受關注的領獎禮服贊助商資格,但是,李寧贊助的五支夢之隊,卻在國內觀眾中受眾度極高。截至目前,在這屆奧運會的體育營銷中,李寧和安踏可謂打成了平手。
行業三大難題困擾
盡管中國體育服裝品牌正在倫敦奧運會上全力展開奧運營銷,但是,光鮮背后,中國體育服裝品牌卻面臨著2008年以來最為困苦的局面。由于歐美經濟不景氣,加上國內經濟增速下滑,本土體育服裝品牌普遍遭遇了訂單下跌、庫存過高、利潤下滑的困境。
從訂單情況來看,此前的6月12日,李寧發布預警公告稱,2012年第四季度李寧牌產品總訂單金額呈雙位數百分比下降,李寧表示,根據訂貨會結果,管理層預計2012年銷售收入較2011年可能負增長;而5月初,安踏也發布公告披露,2012年第四季度訂貨會訂單額呈雙位數百分比的下跌,全年訂貨會之合計訂單額更將是高單位數百分比的跌幅;361度也宣布,在2012年冬季訂貨會上,其成人產品訂單總數(按批發價)按年升約2%,但與2011年27%的增幅相比,嚴重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