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在兩個月前就提出,會對包括神火集團在內的五大電解鋁企業采取電力補貼政策。雖然一直沒有接到正式下發的補貼通知,但現在補貼部分的電費可以延緩繳納。”7月31日,河南省最大的電解鋁企業神火集團的一位中層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雖然河南關于優惠電價的政策是“只刮風不下雨”,但記者獲悉,廣西、貴州、寧夏、陜西等多個省份的政府相關部門,均已提出針對高耗能行業提供支持性電價政策。
2011年6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整頓規范電價秩序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堅決制止各地自行出臺優惠電價措施”。然而,目前來看,高耗能企業實施優惠電價又重新“死灰復燃”。
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背景下,工業用電持續低迷,地方政府幫困“用電大戶”,寄望在化解電力供需矛盾的同時,刺激經濟增長。
然而,在下游需求委靡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這一方式無異于“飲鴆止渴”。在“穩增長”和“降能耗”之間,地方政府和中央又出現了類似于房地產調控的博弈格局。
高耗能優惠電價多地復活
電解鋁行業是傳統的“用電大戶”,而河南省是中國電解鋁產量最大的省份。
“電價補貼,對我們這種電解鋁企業來說,直接關系著贏利或虧損。”河南神火集團一位中層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早在兩個多月前,公司就得到了一份關于河南省政府的會議紀要內容,其中提出要對神火集團、中孚集團、萬方集團、豫港龍泉,萬基鋁業五家電解鋁骨干企業實行優惠電價政策,初步的計劃是每度電補貼8分錢左右。雖然具體的政策一直未能下發,但是從7月份開始,公司已經實施了緩繳電費的政策。
據了解,河南對于電解鋁企業的具體優惠政策是:在今后的7個月中,如果鋁價低于17500元/噸,使用網電的電解鋁企業每度電可以緩繳0.08元;鋁價高于17500元/噸則不再緩繳電費;而鋁價超過18000元/噸,則需要逐步償還前期緩繳的電費。上海期貨交易所的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鋁價約為15540元/噸,這個價格遠低于河南省規定的17500元/噸的緩繳電費“紅線”。
實際上,河南省對工業大戶的用電優惠政策絕不僅僅是個案,其他省市的優惠政策力度甚至更大。
貴州省經信委的一位負責人向本報記者介紹稱,具體的政策上,貴州省已經執行“豐枯電價政策”,在6月至10月的豐水期,今年計劃給電網公司3.5億元補貼,確保對大工業用戶在豐水期的電價下調10%。同時,在今年12月至明年4月的枯水期,將通過調低電價上漲幅度的辦法,反哺用電大戶企業。此政策執行后,貴州電解鋁廠執行電價為0.47元/度,優惠0.05元/度。
7月26日,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陜西省發改委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樊維斌坦言,陜西省將在下半年主要圍繞加大投資、促消費、改善投資環境等方面采取措施,推進經濟發展進度。
不久前,陜西省物價局制定下發《關于運用價格政策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在當前經濟下滑壓力增大、電力供應富余的情況下,要對用電高峰時采用差別電價來限制生產的政策進行適當調整,對有銷路、有市場的耗能產業提供“支持性電價政策”。
不僅如此,本報記者了解到,廣西、內蒙古、寧夏、四川、福建等多個地方,也采取鼓勵用電、電價補貼、開展大用戶直供電等手段,支持當地高耗能產業的“用電大戶”放心用電,從而最大限度釋放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