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運,“拼車回鄉”成了一個高調詞語;疖嚻币黄彪y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拼車回家。一些網站也適時推出了拼車配對平臺。某酒業公司更是將其作為一項公益活動,在諸多一線城市推廣,十分火爆。雖然拼車回鄉仍以公益為主,但記者留意到,拼車者是需要分攤部分費用的。
多年來,有償拼車一直是交通管理中的“敏感”詞匯,也是拼車難以大范圍推廣的主因。拼車回鄉的可行,引起不少市民關心:這是否意味著,拼車收費得到了管理部門的認可?這種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是否可以推廣至日常出行?
拼車回鄉順暢嗎?
陌生人拼車,不管對于車主還是乘客來說,最關心的莫過于行車安全和費用分攤。拼車返鄉的過程中,如何解決這兩大問題?
記者采訪了拼車網站“龜途網”。據運營方介紹,“龜途網”通過嚴格審核車主和乘客個人信息來保證拼車的安全。車主和乘客在注冊中,不僅要提供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還要上傳真實的個人頭像,并有專人審核。此外,網站建議雙方購買座位險。而某酒業公司發起的“春節回家互助聯盟”,則通過網站為配對成功的車主和乘客購買交通意外保險以及要求雙方簽訂拼車合同方式,來為安全“保駕”。
至于費用,“龜途網”推出了一個指導價;“春節回家互助聯盟”則建議拼車雙方互相協商分攤費用。
截至春節前,“春節回家互助聯盟”提供了拼車線路37萬余條,而“龜途網”也促成了100對司機和乘客。
收費搭載處境仍尷尬
前些年,一旦涉及收取費用,提供拼車服務的車主,往往會被認定為非法營運,面臨高額懲罰。近年來,類似事件少了。拼車返鄉熱是否改變了有關部門對此的看法?
記者就此咨詢了交通管理部門。據介紹,法律層面對于有償拼車一直未有明確界定,導致“黑車”和“拼車”兩者身份模糊,難以區分。在執法部門看來,法律不明確的前提下,一旦收取費用,這就是一種客運營運行為。由于私車主并不具備營運資質,這就帶來了諸多安全隱患。
“龜途網”運營方稱,法律專家認為,拼車返鄉,車主并非以“營利”為目的,僅僅是成本的分攤。因而,有償拼車和“黑車”有著本質區別。不過,網站開設之初,確實也有過合法性的顧慮。但實際運營中,拼車返鄉分攤了春運的壓力,網站也秉持著公益目的,因此并未遇到阻撓。
“一刀切”禁止不是辦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道路擁堵的加劇,空氣污染日益嚴重。拼車出行,能通過提高汽車使用效率減少汽車數量,減少碳排放。本市一些單位內部拼車系統也運營得風生水起,同事上下班拼車已成為習慣。而在歐美國家,拼車出行也備受推崇,且有配套的法律法規予以規范。但拼車行為若發生在陌生人之間,僅依賴公益、好心,顯然不夠,“有償”究竟是否合法必須明確。
“龜途網”負責人認為,不管法律如何界定,有償拼車的行為都在現實中存在。即便發生在同事、熟人之間的固定拼車,“搭子”也會酌情分攤油費,這是一種合理行為。當然,客觀地講,如果有償拼車合法化了,的確不排除會有“黑車”也以拼車為由進行非法營運,但這不能成為“一刀切”禁止的理由。
有人大代表建議,有關部門應完善法律,并通過管理和規范,使拼車行為正規化。可以建議政府層面搭建拼車平臺,施行登記備案制度。撮合拼車雙方的同時,登記下車輛信息、車主姓名、駕照信息、目的地、乘客身份信息、拼車路線、乘客所負擔費用等,規范有償拼車行為。并且,乘客可以對車主進行評級,供他人參考。平臺可以在一些大型社區進行小范圍試點。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