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煙葉長勢良好
圖為煙農正在煙地除草
“去年我種烤煙120畝,純收入近20萬元,修了漂亮的小洋房,還買了小轎車。不出意外的話,今年我種200畝烤煙,少說也有30萬元。”天星鄉力元村譚朝清笑著說,“毛坪村支部書記蒲志佳更是經驗豐富的老煙農,僅靠種煙就積累資產100多萬元,而且還帶領群眾一起種煙,讓群眾一起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岑鞏縣天星鄉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其它種養殖業為輔。近年來,該鄉的油茶、特色養殖迅猛發展,而烤煙產業卻是發展最顯著的。去年以來,天星鄉把烤煙種植作為穩定農民致富增收的一條主線,提出3年內打造7000畝優質烤煙基地的建設目標。今年該鄉圍繞“兩加一推”主基調,大力發展烤煙產業,從 2012年的2000余畝發展到今年的5100余畝的成倍增長,這得益于該鄉的高度重視。
年初,天星鄉立足“早規劃、早動員、早部署、早落實”的“四早”原則,采取大戶承包、連片種植、規;l展的烤煙生產模式,制定了聯系村領導包村包片,村干部包組包戶的責任制,做到了“四早”政策的恰到好處,落實種煙主體167戶,15個行政村已涉及到10個行政村。
“煙葉得收不得收,全靠排水溝。”今年天星鄉加大對烤煙人、財、物的投入力度,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的總投入達到56萬元。其中煙路、煙水、溝渠達近7000米,投入近20萬元,新建密集型烤房74間(其中縣級財政出資修建60間),鄉政府和農戶自籌資金修建14間,投入近36萬元,煙水工程配套建設整體推進。
聯系烤煙產業的鄉黨委副書記楊啟杭介紹說,去年種煙主體嘗到了甜頭,其它群眾在思想上和觀念上也發生了根本性地轉變,再加上該鄉黨委政府大力宣傳種烤煙的扶持政策和改善種煙條件,群眾種煙積極性空前高漲。
“這兩年政策好,從政府宣傳我們種煙到交售煙葉,這一流程都有技術人員的全面指導。”河塘村嚴天成激動地說,“去年我試種10畝,得3萬塊錢;今年我種20畝,將會收入8萬余元,相信明年我還會加大種煙畝數。”
目前,天星鄉烤煙生產豐收在望。該鄉煙葉站站長唐明發告訴筆者,為確保今年該鄉煙農收入的穩步提升,實現煙葉質量和生產水平上臺階,農技人員正忙于為煙農們進行上廂、除草、防治病蟲害等田間管理的技術指導。
今年,天星鄉預計收購煙葉1萬擔,實現煙葉產值將達1000余萬元以上,種煙戶平均收入將超過4萬余元。該鄉努力實踐了“一年打基礎,兩年求突破,三年大發展”的奮斗目標。為讓烤煙種植真正撐起群眾的致富傘,天星鄉確立了烤煙生產向規;、產業化、標準化發展的道路。(楊元彬 陳步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