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從江縣環保局為貫洞鎮臘全村贈送50個垃圾桶,并為該村所在的龍圖片區建了1個垃圾焚燒爐,生活垃圾逐步實現了規范存放、有序管理、統一焚燒。
臘全村是侗族聚居為主的村寨,也是貫洞鎮首批同步小康創建達標村之一。近年來,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該村的村寨步道已基本硬化,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村寨臟亂差現象十分突出,除了45座墳墓安葬在村寨內外,該村還缺少垃圾桶和垃圾焚燒池,不少村民門前屋后隨手扔垃圾,很不衛生。尤其是夏天,垃圾堆放時間一長更易變味發臭,滋生大量蚊蠅。垃圾問題成為村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件“煩心事”、“頭痛事”。
今年初,臘全村啟動同步小康創建活動以來,多次召開村兩委會、群眾大會,征求意見和建議,集中反映最突出的問題是村寨生活垃圾處理和墳墓搬遷葬。村兩委積極向鎮縣反映,得到了縣委副書記楊軍的高度重視,先后率縣環保局等有關部門多次前往調研,并落實了建垃圾焚燒池、購置垃圾桶、搬遷墳墓及“一事一議”村寨步道完善、“踩歌堂”、路燈和消防池等項目。
同步小康村創建,生態環境至關重要。臘全村首先從環境衛生入手,及時啟動“清潔工程”。縣環保局等部門先后投入3.4萬元,為臘全村及整個龍圖片區建立了首個農村垃圾焚燒爐,10月18日垃圾焚燒爐建成投入使用,10月19日,該局又為臘全村送去了50個垃圾桶。同時,村兩委動員和發動群眾積極開展“一遷三清四改”活動(搬遷墳墓,清理垃圾、污泥,清理路障、塌墻破屋,清理柴草堆和改圈、改廁、改廚、改水)。目前,臘全村已搬遷墳墓40座,清理垃圾數十噸,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也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為了確保“清潔工程”常態化,臘全村還將環境衛生納入村規民約,實行“農戶門前三包”,花錢聘請專門保潔員。如今,臘全村每家每戶都將生活垃圾放入統一發放的垃圾桶內。每天,保潔員挨家挨戶對村民門前的垃圾進行統一收集,并將收集的垃圾統一運至村外的垃圾焚燒爐集中處理,做到垃圾日產日清,從源頭杜絕了生活垃圾的“二次污染”。
生態環境改善的同時,村民生活質量也提高了,思想觀念、生活習慣悄然發生改變,垃圾隨手入桶正成為村民的自覺習慣。 如今的臘全村,垃圾桶放置科學,村寨內墳墓搬遷基本完畢,村寨道路硬化正逐步完善,房前屋后井然有序,臟、亂、差現象正在得到逐步改善。
臘全村老百姓無不感嘆:“活了大半輩子,沒想到我們農村也像城市一樣用上垃圾桶了,水泥路到了家門口,而且還有了路燈,真的太感謝黨和政府了!”(吳德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