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身邊有一個“與星月相伴、跟風雨同行”的群體,他們始終堅守著“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潔”這個簡單而又樸實的信念,這個群體就是環衛工人。
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為我們擁有一個干凈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而辛勤勞作、默默奉獻,為此,善良的人們尊稱他們為城市的“美容師”。
然而,在我們的身邊也有一小部分人極不珍惜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有的亂吐亂扔,有的亂貼亂畫,有的甚至惡語侮辱環衛工人的人格。
在“環衛工人節”即將到來之際,筆者以“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為題采訪了近20位環衛工人。筆者將征集到的答案進行了梳理,大致有以下幾類:“我最大的心愿是讓市民滿意”、“我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市民自覺一點,將不再保留的廢棄物放進果皮箱內”、“我最大的心愿是駕駛員在下雨天車子開慢一點,以免濺得我們滿身都是水”、“我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市民珍惜我們的勞動成果,尊重我們的人格”、 “我最大的心愿是希望人們像愛護自己的家一樣來愛護公共環境衛生”。
答案大大出乎意料,他們的心愿非常樸實,樸實得沒有一絲奢望。只要人們能夠換位思考,文明意識稍稍增強一點,言行多多留意一點,舉手投足間就能滿足他們的心愿。
為了我們的環境更加靚麗整潔,為了進一步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形成全社會尊重環衛工人的良好風氣,筆者呼吁:
一、大力開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然而,近年來,一些不文明現象不僅在國內時有發生,而且有些國人還把“臉”丟到了國外。在國內,今年國慶長假第一天,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就產生了5噸垃圾,華山、黃山、長城等景點景區五顏六色的垃圾比比皆是,在國外,常常看到“嚴禁大聲喧嘩”、“嚴禁亂扔垃圾”、“請自覺排隊”等中文提示,如此等等不勝枚舉。道德滑坡已成普遍現象,全面大力開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迫在眉睫,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勢在必行。
二、樹立環衛工人典型,傳遞正能量。在眾多的環衛工人中間,不乏有一些具有高度敬業精神的先進分子,他們不論是風雨雷電,還是寒冬酷暑,都時時刻刻堅守在城鄉環境衛生工作的第一線,把城鄉環衛保潔工作當作是最不可忽略的事業,履行著城市“美容師”的神圣職責。他們起早貪黑,沒有正常的吃飯、休息時間,越是節假日,他們就越辛苦;他們犧牲了與家人享受天倫之樂的美好時光,這就是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有關部門要從中樹立環衛工人典型,總結提煉他們的高尚風格和感人事跡,號召全社會向他們學習,廣泛傳播正能量,讓環衛工人真正得到社會的理解和尊重,市民自覺珍惜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形成尊重環衛工人的新風尚。
三、關心環衛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環衛工人實質上是一個弱勢群體,他們學歷低、報酬低,但他們從事的工作臟、累,因此,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與關心。
一是政府關心,政府應該關心他們的工作、生活條件,了解他們的工作環境、住房狀況和健康狀況,建立健全住房保障機制和定期體檢制度,開展節假日慰問活動,有條件的還應考慮他們工作時的臨時休息點,切實解決他們的困難和問題。
二是社會關心,環衛工人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群體,是樹立城市形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各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個體戶,都應落實好“門前三包”責任制,定期開展大清潔活動;積極與轄區的環衛工人一起打掃環境衛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感受環衛工人工作的艱辛,加深對環衛工人的了解;街道、社區和社團組織應當建立環境衛生監察隊伍,志愿擔起督促檢查職責,制止不文明行為,減輕環衛工人的工作量。
三是市民關心,廣大市民應當不斷提高文明意識,自覺遵守規則,抵制和勸導各種不道德、不文明行為,做到不侮辱環衛工人,尊重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文明駕駛,避免酒后駕車、疲勞駕車,讓在道路上作業的環衛工人不受傷害。
衷心祝愿:我們的城市形象更加優雅,市民言行更加文明,社會大家庭更加和諧。(諶鴻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