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為鼓勵遠程教育學用轉化,黨員帶富先進典型,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一行來到新州鎮沙井村,為供港水果基地進行遠程教育課件開發暨學用轉化示范基地掛牌,并送去幫扶資金以資鼓勵。
圖為水果示范基地
基地負責人叫雷安明,早年在外打工,但是還是因為思念家鄉所以決定返鄉創業,該水果基地成立于2006年,早期因為技術問題導致桃子生長個小,產量低,從2007年縣委組織部就開始對該水果基地進行遠程教育技術幫助,雷安明肯吃苦,愿學習,經過不懈努力到目前該水果基地已有300畝規模,100畝種植新型桃子:紅不軟桃,另外200畝種植其他水果。據悉,該紅不軟桃具有放置15天不變軟,果肉硬脆的特點,是果中佳品,今年預計產量有30萬公斤,產值180萬元,目前該桃已銷售到了港、粵地區以及周邊省市地區。
雷安明表示不單要讓自己種果園致富,還要讓周圍村寨地區的村民一起致富才算數,下一步自己還將擴大規模,進行養殖豬、牛、魚、鵝等特色養殖。
基地負責人和縣委領導合影
雷安明說到:我這個果園建立于2006年,到現在已經有6年了,在這么多年中感謝各級黨委,縣委組織部對我這里的大力支持,把我這里列為了黨員帶富工程,遠程教育學用轉化的示范基地。我們通過這幾年的實踐,我們的果園已取得可喜的成績了,那么我們今年已培訓了新州鎮的5個村的村民,還有紙房鄉的金河村的2、30個村民,他們主動在我們這里開了幾個協商會,讓老百姓呢直接的看到我們果園的這種經濟效益,還有這種很感官的效果。
最簡單的這樣講,一棵樹子接100斤水果,一斤水果你只要賣3塊錢,一棵樹子就是300塊錢,一畝40棵,你們自己算有多少錢?(一畝)就有一萬二千塊錢,即使像今年我們受了冰雹和干旱,我們產量有所降低(也不怕),在正常情況下這是我們縣廣大人民群眾一個很好的道路,我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我希望廣大農民群眾都來栽這個品種,都走上致富的道路。(潘聰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