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彌補黃平縣公安機關警力不足,提高交通安全管理能力,根據黔東南政法 [2013]13號《關于各縣設立農村片區交通警察中隊的指導意見》,經縣人民政府批準,黃平縣公安局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農村片區交警中隊協勤人員共32名,中隊辦公地點分別為舊州、重安、谷隴、浪洞。現將具體招聘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考條件
1、聘用人員需具有國家承認的中專(中技)或高中以上學歷,
(退伍軍人士官退伍的可放寬到初中文化),專業不限;警察院校畢業生和有機動車駕駛證者優先。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品行,具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遵紀守法,熱愛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并自愿扎根農村工作的。
3、報考年齡要求:
年齡一般在18周歲以上(報名時須滿18周歲)、30周歲以下(士官退伍的可放寬到35歲以下),年齡計算截止2013年10月1日;
4、身體健康,體形端正。雙側單眼裸眼視力均在4.8以上,身高男生在165CM以上,女生在155CM以上。
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作為招聘對象:
1.涉嫌違法、違紀正在接受審查,尚未做出結論的;
2.曾被辭退或被開除公職的;
3.受過黨政紀處分、刑事處罰、勞動教養、少年管教的;
4.直系血親和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血親中,有被判處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
5.直系血親和對本人有重大影響的旁系血親,在境內外從事顛覆我國政權活動的;
6.有關 法律 法規規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
二、報名、資格審查
(一)報名
1、報名時間:發布之日起至9月20日。本公告通過《黔東南信息港》、《人民網》、《且蘭黃平網》公開發布。
2、報名方式:報名分網上報名和現場報名兩種方式,網上報名的請自行下載《黃平縣公安局招聘交通協勤報名表》,填寫并粘貼電子照片后連同本人身份證、畢業證、退伍證、駕駛證等相關證件掃描發送到郵箱(郵箱地址: 68001905@qq.com )。節假日只能通過網上報名,不受理現場報名。
現場報名請持本人身份證、畢業證、退伍證、駕駛證等相關證件及復印件一份,(2013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需持就業推薦表原件及復印件)。交近期同底免冠一寸照片2張。到黃平縣公安局政工室當面審查并報名。
(二)資格審查
報名工作人員根據考生填寫的個人信息,對照《招聘公告》規定的報名條件,對所提供的證件情況進行現場資格審查,符合報名條件的給予報名,對審查不符合報考條件的,不予報名。對網上報名的,我局招聘辦公室另行通知集中進行資格復審。
三、筆試和面試
1.筆試
筆試為閉卷考試,成績按百分制計算。筆試內容:一是基本的法律、法規;二是基本國情知識、時事政治等;
筆試由黃平縣公安局具體組織實施,筆試時間另行通知。
筆試地點統一設在黃平縣城,具體地點見筆試準考證。筆試考生同時持準考證和有效《居民身份證》(或有效《臨時居民身份證》)方能進入考場參加考試。
四、面試
根據筆試成績按1:3進入面試,報考人數達不到比例的全部進入面試。面試由公安局招考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進行。
總成績比例計算
總成績按百分制計算
考生的總成績比例計算:筆試成績占50%,面試成績占50%。即:考生考試總成績=筆試成績×50%+面試成績×50%。
筆試、面試成績和總成績均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數字
五、體能測試
筆試、面試的總成績按1:2比例從高分到低分取劃定入圍人員進行體能測試。測試內容為:1000米長跑、俯臥撐、立定跳遠三項,評分按人民警察體育鍛煉評分標準進行。
五、體檢及政審
將體能測試及面試成績進行綜合排名,按1:1比例確定擬聘用人選進行體檢,體檢合格的進入政審環節,不合格的取銷資格并向下遞補。經政審合格的,確定為擬聘用對象。
六、公示
確定為擬聘用對象的,將在《黃平且蘭網》等平臺進行公示,公示時間7天。
七、聘用及相關待遇
公示期滿無異議的,由縣公安局行文聘用,簽定《勞動合同》,并參加崗前培訓。合同每次簽三年,試用期1個月(試用期間執行試用期工資),試用期滿后考核合格的,辦理正式聘用手續。工資全部納入縣財政給予保障,待遇為:基礎工資+基本社會保險+工齡工資+績效工資制度,基礎工資為每月1600元,基本社會保險包括五險,單位繳納部分合計550元,個人部分從個人工資內扣繳。今后增資根據當地經濟水平適時調整。
正式聘用人員由縣公安局統一安排到四個片區交警中隊從事交通協勤崗位工作,由縣公安局統一管理,統一著協警人員制式服裝。今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按一定比例逐年組織交通管理工勤人員社會化招聘考試,擇優轉為參照事業單位落實工資待遇工勤崗位人員。
招聘領導小組負責人:熊茂光
報名咨詢電話:13508551633
監督部門:黃平縣公安局紀委
黃平縣公安局
2013年9月13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