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圣人孔夫子有弟子三千,傳道授業解惑。時間跨越了數千年,國學并未隨著時光流逝而消失殆盡,反而在近幾年持續升溫。昨日,位于廈門南湖公園的廈門童學館內,廈門市十數名身著漢服、頭戴冠帽的學童在“先生”們的帶領下,在禮樂聲中有模有樣的向孔子畫像行叩拜禮,完成了拜孔儀式。
行拜孔禮是源自中國傳統私塾教育入學的禮教行為,入學前學童要三拜孔圣人、拜老師,以示今后尊師重道,從小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學童們在緩緩的禮樂聲中的中,在“禮始、正衣冠-撫心-高揖-拜-起-拜-起-再拜-起-禮畢”環節中,學會了禮儀并體會到尊師重教。
據了解,廈門童學館設立于2011年10月,系北京金色搖籃潛能教育集團旗下的全國連鎖兒童國學潛能開發教育機構.在這里,學童們按古代私塾習俗舉行了入學的開蒙儀式后,將穿漢服、拜孔子、誦國韻、習禮儀,接受“最中式”的兒童教育。近年來,讓孩子從小接受傳統國學啟蒙教育正成為越來越多廈門家長的選擇,廈門童學館舉行的各類體驗課程,吸引大批家長和孩子來聽課學習。
據現場一位陪孩子來參加拜孔儀式的母親介紹說,之所以會讓兒子學“國學”,就是想借助這里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讓孩子從小明白做人和道理和具備良好的德行,對孩子一生的行為處事都將大有裨益。
(圖/文 陳少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