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王旗,生于洛陽,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現任洛陽女子書畫院副院長、洛陽女畫家學會副會長、洛陽市東方書畫院秘書長、洛陽市書畫家協會理事、洛陽文學藝術研究會研究員。王旗女士,自幼親近丹青,師承北宋畫院風韻,博采眾長,漸成一格,畫風清雅溫潤,頗有古風,造型生動傳神,擅長花鳥,尤以工筆見長,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出并獲獎多幅作品被眾多機構及名人收藏。
王旗女士近影
第一次看到王旗的作品是2011年7月,那是在由洛陽市群藝館、洛陽市女子書畫院、洛陽市文學藝術研究會聯合主辦的“洛陽市第二屆盛夏之約書畫聯展”上。
對于畫家而言,要想了解人,必先觀其畫,讀王旗的花鳥畫,清新淡雅,靈動精致,觀王旗本人,性格溫婉,待人誠懇,身上洋溢著一份知性的氣息,女性的靈秀和雅致中透出一份對藝術的真誠,人畫相映,正如古人所說的:畫如其人。
代表作賞析(一)——《谷雨春色》
一幅題跋為“國色從來比西子,天香原不借東風”的工筆牡丹引起記者的注意。畫面左側一株魏紫牡丹在綠葉的襯托下怒放,右側一蒼勁的枝桿彎曲向上至右上方頂部沖出畫面,枝桿上發出幾個小芽,整個畫面表達出一份不可遏止的蓬勃向上的精神。古人說,中國畫托物言志,王旗的這幅工筆牡丹,表現了現代社會女子獨立、自強、奮斗、向上的人格精神和魅力。如果了解了王旗從藝之路,從這幅畫中就可以看出她以畫喻己,以畫明志的寄托和心境。
代表作賞析(二)——《國色從來比西子》
以書入畫,畫從書出是中國畫傳統,古人早有論述。當代藝術大師范曾指出:“以詩為魂,以書為骨,是對中國畫藝術的一個總結和要求。詩魂書骨,既是中國畫高度形式美的體現,更是中國畫終極的內容美的反映。”
代表作賞析(三)——《春色豈知心》
從書法入手,然后繪畫,是王旗的藝術路徑。她師法顏真卿的唐楷和王羲之的行草,筆耕不輟,日漸長進,書法的磨練,為她日后的繪畫打下良好的基礎。她一路走來,不論書法,還是繪畫,都有老師指點,采風,寫生,然后動筆,幾年下來,藝術創作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從物象的塑造到技法的處理以及畫面意境的追求上,她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獨特表達方式。
王旗的工筆花鳥,深得古意的真諦。她淡去艷色,勾花點蕊,似在經意不經意之間。色淡若無深得蘇軾所說的“花心起墨暈,春色散豪端”的抒情意趣。
代表作賞析(四)——《一枝無語淡相對》
細觀王旗的每一幅作品,雖然談不上都是精品,但從中都能看出她對創作的投入和對繪畫藝術獨特的理解,用她自己的話說:藝術之美最容不得瑕疵,所以,對畫展和朋友而言,自己都不滿意的作品是不會拿出來展示的。
“書法繪畫需要一份平淡的心境。”王旗的每幅作品都能讓人讀出她的這份堅守和淡定,在當今浮躁的社會風氣之下,王旗能保持這樣一種心態實在是難能可貴,也許就是這份心境讓她每天默默的堅守著自己的工筆花鳥畫創作,也讓她的作品有了百花靜靜開,俏也不爭春的意境。
代表作賞析(五)——《凝瑞 扇面》
與時俱進,藝無止境。書畫已經成為王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論多忙,她每天都會擠出時間練練筆。她說,自己在藝術的道路上才剛剛開始,就像是一幅牡丹工筆畫,才描出了幾瓣枝葉,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代表作賞析(六)——《悠悠碧水蕩漣漪》
祝愿她在追求書畫藝術的征程上不斷前行,進一步提升自己書畫水平和理論修養,用自己的心血和付出,擷取自己書畫人生中一朵朵最美的藝術之花。(王華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