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堅果
杏仁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抑制細胞癌變。它對口腔干燥等癥狀有緩解作用,但對口腔有炎癥、潰瘍以及鼻出血的病人不宜食用。烏梅也有抗癌作用,棗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
第二:大蒜
許多研究都證實大蒜具有防癌抗癌能力,大蒜中的脂溶性揮發性油能激活巨噬細胞,提高機體的抗癌能力,還含有一種含硫化合物,也具有殺滅腫瘤細胞的作用。
第三:香菌等真菌食品
含有多糖物質和干擾素誘導劑,能抑制腫瘤。香菇對胃癌、食道癌、肺癌、宮頸癌有一定的療效。
第四:牛奶和酸奶
牛奶含鈣和維生素D,在腸道內能與致癌物質相結合,清除其有害作用。酸奶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第五:茶
茶含兒茶素,能清除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放療病人經常飲茶有益康復。茶還可以防齲齒。
第六:蜂蜜和蜂乳
蜂蜜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造血功能和組織修復作用。近年來發現蜂乳含有特殊的蜂乳酸,對防治惡性腫瘤有效。
生姜功效很強大,生姜可防治15種疾病
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調味品,而除此之外,姜還是一味中藥,在民間有俗話:每天三片姜,不用醫生開處方,生姜治百病等等,由此可見姜的神奇功效,那么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經常吃姜呢?對于姜的養生功效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生姜的15種養生治病功效。
1、殺菌解毒,消腫止痛
科學研究發現,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是對沙門氏菌效果更好。在炎熱的氣溫下,食品容易受到細菌的污染,而且生長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適量吃些生姜可起到防治作用。生姜提取液具有顯著抑制皮膚真菌和殺來頭陰道滴蟲的功效,可治療各種癰腫瘡毒。另外,可用生姜水含漱治療口臭和牙周炎。
2、抗氧化,抑制腫瘤
生姜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類化合物的結構均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抑制腫瘤作用;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人斑”。
6大食物能防肺癌生姜可防治15種疾病(4 /9張)
3、面部暗瘡
用溫熱姜水洗臉,每天早、晚各1次,持續約60天左右,暗瘡就會減輕或消失。此法對雀斑及干燥性皮膚等亦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4、開胃健脾,促進食欲
在炎熱的夏天,因為人體唾液、胃液分泌會減少,因而影響食欲,如果飯前吃幾片生姜,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冬吃蘿卜,夏吃姜”,“飯不香,吃生姜”的道理。
6大食物能防肺癌生姜可防治15種疾病(5 /9張)
5、防暈車,止惡心嘔吐
吃生姜具有防止惡心、止嘔吐的作用,如果有由于某些運動而引起的“運動適應不良癥”,吃點生姜就可以使其驪到緩解。有研究證明,生姜干粉對因運動引起的頭痛、眩暈、惡心、嘔吐等癥狀的有效率達90%,且藥效可持續4小時以上。民間用吃生姜防暈車、暈船,或貼內關穴,有明顯的效果,因此而有“嘔家圣藥”之譽。
6、防暑、降溫、提神
在炎熱的氣溫下吃一些生姜能起到興奮、排汗、降溫,提神的作用。對于有一般暑熱表現,如頭昏、心悸、胸悶、惡心等情況的病人,適當喝點姜湯是大有裨益的。我國傳統的防暑中成藥——人丹就含有生姜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腦。
6大食物能防肺癌生姜可防治15種疾病(6 /9張)
7、口腔潰瘍
用熱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至3次;一般6至9次潰瘍面即可收斂。
8、感冒頭痛
將雙腳浸于熱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為宜。浸泡時可在熱姜水中加點鹽、醋,并不斷添加熱水,浸泡至腳面發紅為止。此法對風寒感冒、頭痛、咳嗽治療效果顯著。
6大食物能防肺癌生姜可防治15種疾病(7 /9張)
9、腰肩疼痛
在熱姜水里加少許鹽和醋,用毛巾浸水擰干,敷于患處,反復數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緩解疼痛。
10、齲齒
每日早、晚堅持用熱姜水漱口1次,并每日代茶飲用數次。此法對保護牙齒、預防和治療齲齒頗為有效。
6大食物能防肺癌生姜可防治15種疾病(8 /9張)
11、牙周炎
用熱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如果喉嚨痛癢,可用熱姜水加少許食鹽代茶飲用,每日2~3次。
12、頭皮屑
先用生姜輕輕擦洗頭發;然后再用熱姜水清洗頭發,可有效防治頭皮屑。
13、醉酒
用熱姜水代茶飲用,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體內酒精。還可在熱姜水里加適量蜜糖,可緩解或消除醉酒。
6大食物能防肺癌生姜可防治15種疾病(9 /9張)
14、偏頭痛
當偏頭痛發作時,可用熱姜水浸泡雙手。大約浸泡15分鐘左右,痛感就會減輕,甚至消失。
15、腳臭
將腳浸于熱姜水中,浸泡時加點鹽和醋,浸泡15分鐘左右;抹干,擦點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