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海市一些小學里男教師越來越少,甚至到了連“洪常青”也難找的地步,中學教師也是普遍“陰盛陽衰”。一些家長回家一查孩子的課表大吃一驚,從幼兒園到小學,給孩子上課的都是女教師、女班主任、女校長,甚至連體育老師也是女的。一位男生的家長擔憂地說,這樣下去,孩子會不會變成“娘娘腔”?
校園缺乏“陽剛之氣”
上周,虹口區教育系統黨建論壇上公布了一組數據,該區男教師比例正逐年下降,男女教師比例為18:82,各個學段的女性教師數量都超過了男性,在小學男教師只占了10%,而幼兒園男教師為“0”。在去年該區的師資招聘中,幼兒園到小學男教師也是“全面告急”,小學階段招聘的應屆畢業生和引進的男教師總共6位,而幼兒園的招聘中男教師“顆粒無收”。
其實,校園缺乏“陽剛之氣”的現象較為普遍,尤其在小學階段,不僅男教師少,男校長更少,部分區縣小學男校長很有可能出現斷層。比如,在閔行區,全區小學英語教師總數為520余人,其中男教師僅30多位。
記者調查發現,男教師缺乏是有一些“先天不足”的原因。在大學師范專業中,男生的生源性別比例也是嚴重失調,這是導致越來越多的小學里女教師幾乎撐起一片天的原因。一位小學校長透露,即使學校有一些男教師,有時候往往不得已因為需要擔任起學校的總務、外聯等工作而離開一線執教崗位。
擔心男孩變得陰柔
男教師少,女教師多,男孩子會不會變成“娘娘腔”,女孩子反而成了“假小子”?家長們最擔心的是孩子的性格成長問題。張先生的兒子在長寧區一所公辦小學讀小學二年級。他擔心地說,學校大部分都是女教師,男孩會不會性格趨于女性化。“雖然女教師確實心細和耐心,但男教師在科技思維和動手能力方面都更有優勢。”
其實,男教師在學生中很“吃香”,不少學生表示喜歡男教師。市西初級中學的小姚說,和女老師相比,男教師上課比較幽默,而且課堂氛圍更加輕松和自由。而一些小學生則偷偷向記者透露,覺得女老師有時候比較袒護女生,尤其是男生調皮搗蛋和女生發生沖突的時候,女老師總是會讓男生道歉。
招聘向男教師“傾斜”
虹口區教育局黨工委書記潘惠琴說,男教師的“缺位”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和心理成長。為緩解男女教師比例失衡,該區出臺了一系列傾斜政策。“一方面,招聘時在同等條件下向男教師傾斜,尤其是注重增加小、幼學段男教師的數量,另一方面,在兼顧公平的基礎上,給予男教師更多的關注,出臺相應的激勵機制,為男教師的成長提供更多的支持。比如在后備干部的推薦和培養中,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挖掘中,給予男老師更多的關注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