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公車私用減少開支64.9萬元,降幅達20.2%
通過對車輛進行GPS全球衛星定位,隨時掌握車輛位置、行駛狀況,查詢車輛歷史運行軌跡。筆者日前在黎平縣公務用車GPS定位監管中心看到,GPS定位管理系統這個“千里眼”,將該縣411輛公務用車的行蹤盡收眼底。
如何治理車輪上的腐敗,防止公車“私奔”?黎平縣紀委不斷探索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剛性的制度來規范公務用車管理。該縣率先對全縣411輛公務車輛安裝集實時定位、軌跡查詢與回放、違規報警、自動鎖定、短信提醒等五大功能GPS定位管理系統,對所有公車停駐地點和狀態、運行軌跡或故障進行實時監管。同時,制定出臺《公務用車衛星定位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成立由專人值守的“公務用車GPS定位監管中心”,采取全面督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定期檢查與“搖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全縣公車實行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監控。
據黎平縣紀委的一名工作人員介紹:“通過一段時間的運行,駕駛員和用車人的行為得到有效約束,公車監管力度明顯加強,不僅車輛調度水平進一步提高,公車私用現象得到有效遏制,而且達到了節省車輛開支的目的。”
來自該縣紀委的統計數據顯示,僅今年第三季度,全縣公車運行維護費用256.7萬元,較裝系統前的上季度減少開支64.9萬元,降幅達20.2%,每臺公車月平均行駛里程1593.7公里,較上季度減少403.2公里。同時,按照有關規定對3起公車私用行為進行嚴厲查處,對3名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罰。(周志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