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試點工作,省文聯于3月13日到凱里進行調研,確定試點安排在凱里市爐山小學和舟溪逸夫中學,了解了服務單位第一期需要音樂專業(特別是器樂教師)志愿者2名、美術專業志愿者2名、舞蹈專業志愿者2名,書法專業志愿者2名,民族民間文化傳承志愿者2名,共10名。于4月3日面向全國公開招聘,通過考核面試,現已確定第一期文藝支教志愿者9名。
省文藝志愿者支教試點項目第一批志愿者
貴州省文聯招聘完畢志愿者后,于4月中旬組織入選的支教志愿者前往四川綿陽參加中國文聯舉辦的崗前培訓,內容包括志愿精神、服務技能、民族或地域風俗、應急救助等。
據介紹,第一期文藝支教志愿者服務期為3個月,志愿者除了參與正常的教學外,同時幫助學校教師提高藝術水平、開展課外文藝活動和組建文藝團隊等工作。在全國性重大節日、重要時間節點、配合當地重要活動,文藝志愿服務中心適時組織文藝家前往當地對志愿者和基層文藝工作者進行慰問、短期巡講和重點輔導,每期至少2次。
根據貴州凱里的地方特色,文藝志愿服務項目結合當地需求,將以下工作作為凱里試點的特色成果加以展示。他們的主要任務有:1、關愛留守兒童;2、建立特色教育基地。根據志愿者的專長和學校實際,在服務學校重點開設書法(鋼筆、毛筆均可)、民歌教學、課本劇編排、器樂培訓、舞蹈等教學,然后抓住重點,樹立學校特色品牌;3.教師幫扶。4.匯報表演及成果展。根據志愿者的工作效果實際,結合凱里市少兒藝術節等活動,以文藝演出、美展(教師和學生作品)等形式,對志愿者支教成果進行展示總結。5.續教工作。通過志愿者的工作,發現服務學校的文藝苗子,充分發揮文聯、志愿者的資源作用,對文藝苗子進行“拔高” 續教;6、短期集訓項目。組織省舞蹈家協會專家,對凱里踩親舞、蘆笙舞進行短期集訓,為凱里市打造舞蹈文化品牌;組織省音樂家協會專家,對凱里市苗族古歌、舟溪情歌進行指導,挖掘提升凱里民族民間民歌品牌;組織省美術家協會專家,對凱里市民間蠟染、農民畫、銀飾和苗繡等民間工藝進行指導,挖掘提升凱里民族民間工藝品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