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020年12月13日,筆者到雷山縣西江鎮腳堯采訪,看到該村年近九旬高齡的蔡紹奎老人在家里忙過不停地編制竹控箕“訂單”。他說,目前西江旅游景區的飯店、縣城學校及飯店等需要的大控箕,所以趕忙編制給他們。
蔡紹奎是雷山縣西江鎮腳堯村的一位最高壽的老人,他從事編織控箕產業已有近八十年,從十來歲開始學習控箕編織。人們常看到腳堯未通村公路前,每逢雷山縣城趕集日,他從腳堯抬著五六只竹控箕步行下到黃里直至縣城出售。由于他編的控箕質量好,深受用戶的青睞,每場被搶購一空。
據蔡紹奎老人介紹,過去,我們腳堯家家都編制控箕出售為生計。我們利用腳堯這里資源優勢,各家各戶在田邊地角栽種竹林,用來搞編制控箕賣。“現我差幾個月都上九十歲了,兒媳常勸我,年紀老了多休息,不搞編織了,要享受晚年生活。我說,現在我眼睛、身體還好,有一分力,要發一分光,市場還需要控箕竹業。今年我的兒子(葵文高)和媳婦創辦了養豬場,喂養10頭母豬,又有幾十畝的茶園地,他們也很忙碌”。蔡紹奎老人滿懷信心地告訴筆者。他又說:“現在腳堯只有我一人搞編竹業,年輕人都抓茶葉產業種植和管理。如今,我們腳堯‘小康村’就靠發展綠色產業給我們帶來的幸福生活”。圖為12月13日葵紹奎老人正在編制竹控箕的場景。(張希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