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主任葉延濱,首屆魯迅文學獎得者王久辛,北京大學教授臧棣,海南省作協副主席江非,《詩刊》編輯部主任謝建平,《星星》詩刊主編龔學敏,《詩潮》主編劉川,《綠風》詩刊主編彭驚宇,《莽原》副主編曉雪,《鴨綠江》副主編宋曉杰等省外名家,與省內詩人李發模、裴戈、何京、喻子涵、小語、牧之、姚瑤、郭思思、童綏福等30余人參加了啟動儀式。
詩人們兵分成三路,分別前往西江鎮、丹江鎮、郎德鎮、望豐鄉等地進行采訪采風,感受大旅游產業扶貧、移民搬遷等“脫貧攻堅”的豐碩成果給老百姓帶來的福祉。
雷山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和首要政治任務。縣委書記、縣長掛帥指揮,全縣三分之二的干部全脫產下沉到村“網格化”開展工作,2419名干部與建檔立卡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深入田間地頭、走村串戶、訪貧問苦、精準扶貧,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
西江鎮是旅游脫貧的典范。千戶苗寨曾經是一個偏遠貧窮的苗寨。近年來,通過整體提升包裝,發展特色旅游,大幅提升硬、軟件實力,引導百姓建造民宿、農家樂等旅游項目,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08年的1700元增長到2018年的22100元,戶均收入86190元,人均年收入翻12倍。僅2018年,西江千戶苗寨共接待游客814.26萬人,同比增長34.25% ,旅游綜合收入69.21億元,同比增長38.66%。
在雷山,像西江千戶苗寨這樣通過鄉村旅游撬動多業發展實現脫貧增收的村寨還有很多,如郎德苗寨、大塘苗寨、格頭苗寨等。這些村寨的蛻變是雷山縣堅持把鄉村旅游作為主導產業,積極推廣“鄉村旅游+”產業扶貧模式而取得的成果。
旅游走強的雷山,鄉村旅游業已實現2.7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今年4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雷山退出貧困縣序列。
據悉,此次以詩歌形式譜寫雷山脫貧攻堅精氣神的詩歌作品,將由《貴州詩人》詩刊集結公開出版。(文/紫丁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