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行程
DAY1:貴陽(黔靈山—甲秀樓—紅楓湖)
早餐后前往被譽為美在城邊、貴在自然的城市公園——黔靈公園,游覽黔中佛教名山——黔靈山,沿九曲徑而上(途中可能會遇到野生獼猴),朝拜貴州佛教圣地——弘福寺;中餐之后游覽貴陽市標志建筑,南郭勝景“中國十大名樓”——甲秀樓,沿浮玉橋參觀拱南閣、翠微閣、名畫園、奇石館等;乘船瀏覽貴州高原明珠——紅楓湖,參觀島上的侗族、苗族民族特色建筑(風雨橋、樓、吊角樓等)。
DAY2:貴陽(天河潭—青巖—花溪)
早餐后出發(fā)前往花溪區(qū)游覽以山、水、洞三奇著稱的-天河潭風景區(qū),觀喀斯特奇觀:游覽國內最寬的鈣化灘-臥龍灘鈣化瀑布,穿天生橋,游覽喀斯特地貌代表作水洞、旱洞。午餐后參觀青巖古鎮(zhèn),古鎮(zhèn)依山而建,青石板鋪設而成的狹長小巷,極具地方特色。前往貴陽近郊花溪公園,體驗真山真水。
DAY3:凱里(西江)
早起,駕車前往凱里。從貴陽到凱里170公里高速,需要約2小時。西江千戶苗寨,一座純自然的苗族村寨,一支從遠古走進現(xiàn)代的蚩尤部落,一首唱不完的歌。早上在凱里參觀黔東南州博物館,了解全州各個縣市的風土人情,民族特色。外觀黔東南州博物館后,直赴西江千戶苗寨。進寨后游西江博物館,訪鼓藏頭、活路頭,觀歌舞表演等。
DAY4:凱里(劍河)
早餐后前往劍河,上午可先在從江小城內逛逛,下午去泡素有“苗家圣水”之稱的劍河溫泉,劍河溫泉為國內稀有的氡硫溫泉,富含氡、硫、鐵、鉀、鈣等元素,其理化指標與法國著名的維稀溫泉相似,有消毒、去疾、健膚之功效,常浴可治療和預防多種疑難病癥,自古享有“苗鄉(xiāng)圣水”“西部浴都”之美譽。
DAY5:鎮(zhèn)遠(青龍洞古建筑群—舞陽河—和平村)
早起驅車前往鎮(zhèn)遠,鎮(zhèn)遠距凱里140公里,2/3高速1/3山路,需要約3小時。到達后停車,慢慢地在古城里走一走,感受一下這座千年古老小鎮(zhèn)的氣息,看一看靜靜佇立的老建筑。臨近中午時去青龍洞,這是鎮(zhèn)遠最出名的地方,有西南懸空寺的說法,整個建筑群古色古香結構嚴謹,藝術價值高,值得好好欣賞一番。午飯后,駕車前往“上舞陽”景區(qū),欣賞舞陽河堪比三峽的秀麗景色,看奇石綠水。接著去往和平村可以了解下抗日戰(zhàn)爭中的和平史。
自駕攻略
黔靈山:黔靈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位于貴陽市中心區(qū)西北,公園南接棗山路,東近八鴿巖路,東北有市北路,北至關刀巖、小關水庫,西連長坡嶺林場、七沖嶺、三橋村及圣泉。距市中心1.5公里,面積426公頃,是國內為數(shù)不多的大型綜合性城市公園之一。它以其山幽林密、湖水清澈而聞名全國;黔靈山自古以來就是貴陽市著名的旅游和朝拜圣地,它是集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和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黔靈山由弘福寺、黔靈湖、三嶺灣等六個大的瀏覽區(qū)構成,每一個景區(qū)都有著其獨特魅力,綜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貴陽著名的風光秀麗的城市公園。公園建于1957年,園內峰巒疊翠,古木參天,林木蔥籠,古洞清澗,深谷幽潭,景致清遠,自古是貴州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有“黔南第一山”的美譽。
甲秀樓:貴陽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而建。始建于明,后樓毀重建,改名“來鳳閣”。清代甲秀樓多次重修,并恢復原名。現(xiàn)存建筑是宣統(tǒng)元年(1909年)重建的。樓上下三層,白石為欄,層層收進,由橋面至樓頂高約20米。南明河從樓前流過,匯為涵碧潭。樓側由石拱“浮玉橋”連接兩岸,橋上原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現(xiàn)已拆除。甲秀樓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實相符,堪稱甲秀。
紅楓湖:位于貴陽市西郊,距省會貴陽28公里,是貴州西線黃金旅游第一站。景區(qū)面積200平方公里,是一個融高原湖光山色、巖溶地貌、少數(shù)民族風情為一體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湖邊有座紅楓嶺,嶺上及湖周多楓香樹。深秋時節(jié),楓葉紅似火,紅葉碧波,風景優(yōu)美,故名“紅楓湖”。貴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紅楓湖宛如一面晶瑩的寶鏡,鑲嵌在貴州省中部的清鎮(zhèn)與平壩縣之間。它的水域總面積為57.2平方公里,蓄水量可達6億立方米,深達100米左右,有“高原明珠”之譽,為貴州高原人造湖之最,據(jù)專家考證出來的數(shù)據(jù)顯示,紅楓湖比北京的十三陵水庫大12倍,相當于6個杭州西湖。
天河潭:距貴陽市24公里內兼具黃果樹瀑布之雄、龍宮之奇與花溪之秀,集飛瀑、清泉、深潭、奇石、怪洞與天生石橋于一身,渾然天成;農舍水車,小橋流水,野趣盎然,清幽宜人。天河潭是典型的薄層碳酸鹽巖裸露地塊,褶縐頻繁,斷裂交錯,河谷拐曲,縱橫深切;河床上堆積的二十多處鈣化灘壩,串連著二十余個溶洞,形成明河、暗洞、橋中洞、洞中湖、天窗、豎井、絕壁、峽道等復雜紛紜、多姿多彩的巖溶洞景觀。河水被阻塞,產生旋回流,在強烈的溶蝕作用下,經歷千百萬年的漫長歲月,形成的“腹中天地闊”的龍?zhí)抖待嫶罂臻g---地下天樓、天橋樓、鵲巢樓、月牙樓、海螺宮、潮夕潭、木魚潭等地下暗湖溶潭。
青巖:青巖古鎮(zhèn),位于貴陽市南郊,距市區(qū)約29公里,距花溪南12公里處。它是貴州四大古鎮(zhèn)(青巖、鎮(zhèn)遠、丙安、隆里)之一,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古鎮(zhèn)內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錯密布,寺廟、樓閣畫棟雕梁、飛角重檐相間。悠悠古韻,被譽為中國最具魅力小鎮(zhèn)之一。與花溪公園、天河潭同處于花溪風景名勝區(qū)內。古鎮(zhèn)的建筑依山就勢,布局合理,石雕、木雕工藝精湛,蘊含著許多神話傳說和濃郁的地方特色,令人嘆為觀止。
花溪:距貴陽市區(qū)17公里的西南郊花溪區(qū)內,秀美的花溪融真山真水、田園景色、民族風情為一體,被譽為“高原明珠”。沿溪兩岸,錯落有致地分布著一些巧奪天工的樓臺亭榭、步磴飛橋、賓館別墅,給這山環(huán)水繞、堰塘層迭、河灘十里的綺麗風光增添了醉人的情致。溪畔附近的麟山,高不過百米,遠望恰似一座天然大盆景。小山之上碧翠層巖、小徑曲環(huán)、溶洞橫穿,“飛云閣”巧建山間,游人登至山頂,可俯視花溪全景。
西江:西江千戶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距離縣城36km,距離黔東南州州府凱里35km,距離省會貴陽市約260km。由十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有遠近聞明的銀匠村,苗族銀飾全為手工制作,其工藝具有極高水平。西江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tài)”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fā)展的首選之地。西江牯藏節(jié)、苗年,聞名四海,西江千戶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fā)展的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tǒng)文化的大看臺。
劍河:東鄰天柱、錦屏縣,南連黎平、榕江縣,西接雷山、臺江縣,北靠施秉、鎮(zhèn)遠、三穗縣。距省城貴陽294公里,距州府凱里98公里。總面積2176平方公里,轄7鄉(xiāng)5鎮(zhèn)308個村(居委會),2003年末,全縣總人口23.87萬人,其中以苗、侗族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96%。因三板溪水電站建設,劍河縣城將由柳川遷至寨章一帶復建,目前劍河新縣城建設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其近期(2005年)人口規(guī)模16907人,用地規(guī)模126.8公頃。劍河新縣城位于三板溪水電站庫區(qū)水尾,65號高速公路和320國道從城邊穿過,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力爭通過搬遷復建,把劍河新縣城建設成為黔東南州旅游集散中心和具有苗侗民族特色的現(xiàn)代生態(tài)湖濱旅游城市。
青龍洞古建筑群:青龍洞古建筑群位于鎮(zhèn)遠古鎮(zhèn)城東中河山,集儒、道、佛、會館、橋梁及繹道建筑文化于一身;分別采用了“吊”、“借”、“附”、“嵌”、“筑”等多種工藝,硬是在一段懸崖上筑出中元洞、紫陽洞、青龍洞、萬壽宮等一片閣樓洞天。它氣勢雄偉、構思大膽、布局精巧。青龍洞共有單體建筑36座,共6個部分組成,依次為祝圣橋、中元禪院、紫陽書院、玉皇閣、萬壽宮、香爐巖。青龍洞由中元洞、萬壽宮、玉皇閣等組成。洞在懸?guī)r峭壁間,石門傍水敞開,門上石匾橫刻篆書“入黔第一洞天”。
舞陽河:包括舞陽河三峽、云臺山、鐵溪、歷史文化名城鎮(zhèn)遠等景點,融自然山水,名勝古跡,民族風情為一體,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舞陽河三峽是該景區(qū)的精華,以峽奇、峰險、水綠為主要特點。云臺山位于舞陽河上游,地形起伏明顯,峰巒重疊,組成千山萬壑的巖溶奇觀,其間還有不少廟宇遺址和摩崖石刻。鐵溪為舞陽河支流,兩岸原生植被豐富,奇峰異石聳立與河谷之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