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青山界
青山界,一組以白云、綠樹、芳草、碧潭為主題組成的亙古意象,儲存著我童年時代的全部記憶。當秋風再一次在云貴高原上吹起的這個午后,青山界像一首雄渾卻不失婉約的抒情詩,又一次跌跌撞撞地闖進我夢里……
去過貴州省錦屏縣和錦屏本地的人都知道,如果想去"杉木之鄉"--錦屏旅游的話,首選之地當然是隆里古城和青山界了。隆里古城已經為很多人所知道,但是,素有"西部小西藏"之美譽的青山界,卻不為多少人所了解。
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凱里出發,有兩條路可以抵達這個天堂一樣的地方。其一,是從凱里客車站乘坐"凱里--錦屏"的大巴到達錦屏縣城之后,轉車到固本去。其二是乘車到劍河老縣城過后,再轉水路乘快艇到南加。 建議你選擇了后者,因為這樣可以欣賞到兩百多里水路的仰阿莎湖沿岸秀麗風光,讓你可以親自感受一回"千里江陵一日還"的詩中意境。
高山頂上出平湖
青山界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群山緊緊地簇擁在一起。在這些此起彼伏,雄渾秀氣的山的懷抱中,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造就了"九十九眼天池"分布在群山之顛,如珠如鏡。其中,以培隴大塘、七星塘、白巖塘最為著名。到過這里的旅人都會同時發出這樣一個疑問:在這些海拔1300多米的大山頂上,何以形成如此大的天然湖泊呢?這里的水源又從何處而來?這些美麗的湖泊會干涸嗎?帶著一連串疑問,很多人都去拜讀了這些山,這些湖以及在這里居住的山里人家。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完全說清楚其中的奧妙。在這里生活的百歲老人們會告訴你,在天池腳下生活了一輩子的他們,也從來沒有看見天池干枯過。
很多年后的一天,有一位地理老師帶領學生到七星塘邊去采集標本的時候發現,這里驚現了幾十萬年前火山噴發時留下的火山礦石。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的氣候讓這方土地充滿勃勃生機,50000畝草場就這樣完好無缺地覆蓋在高山頂上。每當春末夏初,也正是水草豐茂,牛羊肥美的時節。當你登上這里最高的那座山峰,極目遠眺,出現在你視野里的將是一望無際,逶迤而去的青山、蔥翠欲滴的綠樹和如珠如鏡的天池。這時,你還會發現,在這藍天掩映著白云,綠水倒映著青山的草海之間,山風徐來之時,你會發現有很多白點和黑點在草叢中閃現,在移動,那是牧民們的辛勤勞動豐收的碩果。
這就是青山界上的萬畝草場,這就是黔東南自己的"西部的小西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