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會接受記者采訪
趙天會,女,漢族, 1951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初中文化。1986年至1999年,任麻江縣下司鎮大坡村婦女主任;2002至2010年,任麻江縣下司鎮大坡村支部書記;2011年至今,任麻江縣下司鎮馬場行政中心村主任。曾當選為中共麻江縣第十次代表、麻江縣第十六屆人大代表。曾任下司鎮蔬菜協會會長。
趙天會同志多次被縣、鎮評為“三八”紅旗手,“雙學雙比”女能手;1998年獲縣級鄉土人才稱號,2000年獲州級鄉土人才稱號,《黔東南日報》曾2次報道過她的典型事跡;2004年、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1年度獲全鎮優秀村干、優秀村主任稱號;2006年至2007年,被評為全鎮優秀黨務工作者;2003年、 2004年度,被評為麻江縣拔尖鄉土人才;2010年“三·八”國際婦女節100周年上麻江電視臺“巾幗年度先進人物榜”并在麻江縣范圍內滾動播出;2010年被黔東南州委、州人民政府評為黔東南州林業生態建設十周年“先進個人”;2002年至2004年,被中共麻江縣委評為優秀黨支部書記;2010年被麻江縣委、縣人民政府評為“先進共產黨員”;2010年被下司鎮黨委、下司政人民政府評為“優秀村干”。
一位好母親 一名好村干
趙天會同志任職時間長,基層工作經驗十分豐富。她是貴州省麻江縣下司鎮馬場村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中年喪夫,孩子年幼,初中文化的她,在教育子女、做家務、干農活等農村所遇到的困難通通落在她一個人的肩上,但生活的艱辛壓不倒她。當村干后她更是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在生活中得到了子女的好評,孩子們不僅能夠健康成長,理解母親的堅辛,更是推動母親工作的好幫手,在工作中得到老百姓、領導的肯定,并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她不僅能干、會干、愿干、而且是為群眾而干。
深入村民家中走訪
她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增強村黨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大坡村由于以往在組織工作方面沒有深入到位,村黨支部工作沒有真正地開展起來,因此村黨支部沒有起到相應的示范帶頭作用。趙天會同志上任后,在如何發揮黨員干部在基層的戰斗堡壘作用方面和如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方面思考了很多,決定從村黨支部自身建設開始。一是配齊配強班子,在支部人員選配上趙天會同志按照堅持“能干、會干、愿干、為群眾而干”的原則,在2004年并村換屆中選拔了4名政治素質好、開拓意識強、具有帶領農民群眾脫貧致富能力的年輕積極分子進入村級領導班子,優化了村干部隊伍結構。二是大力發展黨員。針對黨員年齡偏高、干部隊伍老化、后備人選不足的問題,大力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僅2002年至2004年就發展年青有文化、懂技術、年齡在35歲以下的黨員5名、預備黨員5名,同時將5名有文化、懂技術、思想進步的優秀青年吸納為入黨積極分子,進一步增強了該支部的活力。為提高黨員思想政治素質和帶領群眾致富本領,她要求村支部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及時組織全村黨員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學習農業實用技術。三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針對部分黨員干部理論學習的覺悟不夠,思想政治素質不高,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宗旨觀念不強等問題,趙天會同志抓住第三批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契機,認真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及全體黨員學習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為人民服務》,特別是胡錦濤總書記的忠實踐行宗旨、勤政廉政為民等學習內容,同時認真開展向好支書郭秀明學習活動等,通過學習教育,使全村黨員干部思想受到了很大的震動,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實克服 “等、靠、要”思想,更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