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州,有八十萬多的貴州青年奮斗的身影。胡建強以百變風格,成為中國培訓行業的潮流先鋒,他用勤奮抒寫著別樣的青春風采,他用自信和實踐引領著培訓行業的創新風潮。
他以一個個神話般的奇跡,不停地刷新著“魅力口才培訓”,邁向更高的巔峰;他特立獨行,總以前瞻的理念,獨到的思維破局解惑,不斷為企業提升業績,為學員提升技能;他在不停地展現著一個貴州人在溫州的實力與魄力……
坐在我面前的胡建強,精神煥發,給人一種如沐浴春風般的感覺。與他簡短的寒暄之后,他談起了自己的曲折人生路。
1982年胡建強出生于貴州遵義桐梓縣的一個小山村,由于家庭貧困,他從小就去做些小活補貼家用。在上小學的時候,他就創下了人生的“打第一次打工經歷”,自己包午飯到鞭炮廠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鞭炮廠給他安排的是鞭炮插引線工序,第一天掙了7毛錢。胡建強說:“當時,年幼只抱著好玩的心態去鞭炮廠做工,沒有想過危險”。到胡建強上初中的時候,他就利用寒暑假到燒磚窯廠當磚工。那時候,一天能掙6塊錢來補貼家用。1997年,初中剛畢業的他,就跟著老鄉背著行囊,外出“闖天涯”了。
在1997年至2002年的五年里,他干過公路筑路工人,到重慶市綦江搭過建筑工地的架子,去四川永川當過鐵路翻江臨時工……
后來胡建強又輾轉到重慶一家工廠當過滲碳淬火工人,胡建強說:“火爐最高的溫度達到2000攝氏度以上,那個真讓人難受”。5年下來,他身心疲憊,錢沒賺著,前途渺茫……于是,他辭職后從重慶回到貴州老家,回到老家胡建強做了一個堅強的選擇,應征入伍,從此胡建強光榮地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從新兵營開始,他就經常寫文章,述感受,在部隊的刊物發表了一些習作,受到領導好評。在部隊的三個年頭里,胡建強還學會了開車,還被評為“優秀士兵”。在榮耀的時候,命運偏偏給胡建強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胡建強的父親在2003年9月病倒了,而父親的這一倒就永遠地起不來了……
2006年3月,胡建強孤身一人,帶著簡單的行囊,踏上了開往溫州的火車,重新開始了他的人生。到溫州,在戰友的幫助下,他被推薦到溫州雙嶼的一家工廠上班,在工作之余胡建強瘋狂地接受各類學習培訓。從電腦基礎培訓到職業經理技能培訓,從學歷教育到培訓公司心態素質全面打造,他在學習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也花了不少錢。隨著技能的提升,他的職務也一路攀升和蛻變,由一線員工提升為行政助理、辦公室主任、人力資源部經理……
我很好奇,在職業生涯這么優越的前提下,是什么又讓他辭去每個月5000多元工資的經理崗位,毅然堅定地走上了培訓的道路。
他告訴我說:他從小就喜歡老師這一職業,每當站在講臺面前,能開啟他人的智慧時,他說這是他最高興的事。但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對從來沒有做過培訓的胡建強作了一個人生重大的選擇。他又從每個月1100元的工資開始做起。他身邊的很多朋友也勸他,這條路走不通。但是,他堅定自己選擇是明智的。在培訓行業里跑市場,做電話行銷,風里來,雨里去,他頂著層層的壓力,因為他心中有一個強大的使命: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復興而終身演講!用自己的生命激情去影響一億中國人!用自己的熱血去澆鑄偉大的鋼鐵長城!
機遇是留給有了準備的人。2012年6月,胡建強報名參加 “第六屆新溫州人演講大賽”,通過幾輪角逐,在幾百名參賽選手中,他獲得了第三名,并被溫州市圖書館聘為“社交口才公益培訓師”。從此,他更加找回了自信,找到了方向,也看到了光芒。
在他交談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對培訓事業的堅定和執著,他開心的告訴我,他現在是北京前沿講座(攜訓網)及多家單位的簽約培訓師,他除了培訓,還幫朋友企業做一些顧問,雖然都是幫忙,但更能學東西!
誰說貴州人沒有上進心,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貴州人這種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為事業堅忍不拔的毅力,看到了越挫越勇的品格。
他的美好人生才起步,讓我們一起祝福他吧!相信他一定會走得更好!(李家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