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民族中學校門口色彩顯眼的獨竹漂壁畫。(胡濤 攝)
走進榕江民族中學,在校門口,獨竹漂、押枷、蹴球、板鞋、高撬競速等民族體育運動項目壁畫特別顯眼,記者在壁畫沿下駐足觀賞數分鐘方舍得慢慢挪步走進校園。
在榕江民族中學校園內看到,學生按先前分好的組類各就各位,足球場內田徑組、籃球足球組、傳統體育組,每組成員訓練都很投入,時不時傳出的歡呼聲合著盛夏的涼風飄蕩在校園古樹林間,一派和諧的校園氛圍。
學生在板鞋競賽活動中。(胡濤 攝)
體育課上蹴球組學生在開展競賽活動。(胡濤 攝)
“我們每周每個班都安排有兩節體育課,之前在每個班都分好組,按照規定的時間每組都要輪流訓練民族體育項目,在課內還舉行一系列競賽活動,獲勝的還有相應的小紀念品,學生參與積極性都很高。”體育組長李懷榮老師向記者介紹到,“夏季學期只要天氣晴好,每周一、三放午學后我們還要組織學生到制定地點(三角井)訓練1個小時的獨竹漂項目,給學生訓練的同時也不能耽擱學生的學習時間。”
板鞋運動項目大家要同心協力才能做得完成得更好。(胡濤 攝)
高撬競速讓學生激情一波搞過一波。(胡濤 攝)
據了解,榕江縣將該民族中學作為傳統民族體育運動項目進校園示范學校,形成成功經驗后,將不斷向周邊中學擴散,逐步向全縣各中學普及。目前已將獨竹漂、押枷、蹴球、板鞋、高撬競速、苗族摔跤等10多個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引進課堂,從剛進初中班學習的新生開始,以體育教師手把手教授訓練,高年級帶新班級的形式將運動項目貫穿于全校體育課程,達到全校師生人人參與、人人熱愛、人人傳承的效果。
學生正在演習和體驗押枷運動項目。(胡濤 攝)
榕江民族中學學生正在體育課堂訓練獨竹漂運動項目。(胡濤 攝)
自2007年開展民族體育進校園活動以來,該校傳統民族體育運動員代表隊曾多次在全國性民族體育比賽中獲獎,2009年,代表貴州省參加“2009年全國獨竹漂暨龍舟邀請賽”取得三銀一銅的好成績;2011年,代表貴州參加第九屆全國民族運動會,獲得技巧類表演一等獎;2012年該代表隊獨竹漂隊代表貴州省參加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取得獨竹漂項目表演賽一等獎。“今年8月下旬將在天柱縣舉辦第八屆黔東南州運動會,我們學校一共有6個傳統體育項目參加比賽,從現在開始我們強力強化運動員訓練,爭取在比賽中為我們縣爭取更多的榮譽。”李懷榮說。( 胡濤 姚練 )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