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猴在動,豹子也在動,活生生的,奇怪!”5月28日,施秉縣牛大場鎮中學七年級(3)班李萬倫迫不及待的戴上三維立體眼鏡,觀賞一幅幅生動的圖像,仿佛就在眼前,他一邊觀看一邊將要伸手觸摸,卻觸手不及,引來陣陣笑聲。
筆者看到,該中學700多名師生排隊參觀和體驗“科普大餐”。不顧烈日暴曬,他們額頭上都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汗珠,在科普人員的指導下,邊聆聽講解,邊動手操作,還不時拿出筆記本,記錄各個展品的科學原理,親身感受“科技的神奇”。
活動中筆者發現,三維立體展板《生物多樣性》、《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稀有珍貴海洋生物》等三個專題最搶眼,也最受學生追捧。
此次活動,共展出食品安全、節能減排、三維立體三類展板,節能燈PK美通燈、針幕、看不見的聲波等10余件車載展具,并播放防災減災專題動畫片。
據悉,今年5月25日至27日,第十五屆中國科學年會于在貴陽舉行。其間,省科協在全省9個地區設立分會場,并統一安排28輛科普大篷車,分赴88個縣(市、區)聯合開展“進校園、進社區”科普知識宣傳活動。
該縣科協主席楊啟躍告訴筆者,施秉與遵義市的余慶、湄潭、鳳崗四個縣,由“全國科普示范縣”余慶縣出動科普大篷車聯合為群眾和師生送上豐富的科普大餐。
另悉,2012年,中國科技館在施秉二中展出科技展品60多件,長達三個月,該縣組織城鄉師生、干部及群眾上萬人參觀。(楊仁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