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旱,可我們村200多畝的水稻卻大旱無憂,感謝供電局架設了抽水專線。”村主任曾興培握著前來調查旱情的凱里供電局程慶書記的手說。
據曾興培介紹,本村伍家院組沿小河兩岸有稻田200多畝,由于河床較平緩,過去全靠抽水灌溉,一旦遇到干旱,每家每戶就自接電線抽水,弄得整個稻田便成了蜘蛛網,電壓低,很不安全。
7月31日,程慶不顧30多度的高溫天氣,走到施秉縣牛大場鎮柳塘村伍家院組稻田邊,查看旱情,向群眾了解灌溉供電情況,談笑風生。
“今年又遇到大旱了,抽水供電還有什么困難?”程書記問道。
一位正在抽水灌田的村民指著,今年供電局在河邊稻田架好的抗旱專線,笑瞇瞇地說:“現在太方便了,要抽水灌田,插上插座就是了。”
據了解,2012年,施秉供電局為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結合多年抗旱保電的工作經驗,將架設抗旱專用供電線路列為農網大修技改項目進行申報,早在今年4月份,已組織施工隊進行實施,在轄區內有可靠水源的地方都架設了抗旱抽水專線,并安裝抽水專用電表。
“只要有水源的地方,就有電源,像這樣的抗旱抽水點共有16個,供電線路長達6.8千米,可灌溉稻田2000多畝。目前,已安裝抽水專用電表25塊,有近700戶村民受益。”在伍家院抗旱抽水點,紅山供電所所長這樣說。(雷光杰 楊仁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