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施秉縣城關等8個鄉鎮,分別與縣政府簽訂了旱災改種及秋冬季農業生產目標責任狀,將帶動全縣旱災改種示范面積6.3萬畝,種草養鵝9萬羽。
今年6月以來,該縣因持續高溫晴熱少雨天氣,為全省首批特旱縣之一,涉及8個鄉鎮,其中特旱鄉鎮6個,重旱鄉鎮兩個,人飲困難2.85萬人,農作物受災達15.47萬畝,造成種植業直接經濟損失8640萬余元,糧食損失8750多噸。
該縣將旱災改種和秋冬季農業生產作為實現農業穩定發展及農民增收的重要戰略舉措來抓,各鄉鎮按照目標責任狀,因地制宜抓好改種和秋種工作,拿出硬措施、硬辦法、出實招、謀實效,以辦好改種示范為抓手,帶動群眾全面開展旱災改種生產自救,挽回旱災損失,確保2013年全縣農業產值實現持續穩定增長。
由于旱造成絕收的水稻田、玉米地、烤煙地、蔬菜地等均被列為改種搶播,按照管水近路的原則,安排改種搶播蔬菜地點,在不同區域選擇種植馬鈴薯及種草養鵝品種。
該縣農業和扶貧開發局局長吳位雄介紹,災后實施改種蔬菜、馬鈴薯及優質牧草示范面積3750畝,示范養鵝3000羽,共帶動全縣旱災改種示范面積6.3萬畝,種草養鵝9萬羽。
目前,在城關鎮伍旗村高寨榜壩子,計劃種植延秋蔬菜200畝,其中集中育苗基地10畝,白菜、萵筍育苗正在緊鑼密鼓進行,預計20天完成。(楊仁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