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指出,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通過學習西方走上了強國的道路,雖然在二戰中成為戰敗國,但是戰后很快重新崛起,至今仍是非常發達的國家。近百年來,中國人都認為日本是個善于學習的民族,不過,有很多事實卻表明,日本人的頭腦其實是很頑固的,并非人們想象的那樣靈活。
近日,安倍晉三領導下的日本政府還頻頻推出新舉措。3月15日,安倍宣布日本將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16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說,日本打算向非洲國家提供大約5.5億美元(約合34億元人民幣)援助,用于維持和平與穩定,保護在非日本人安全,防止類似阿爾及利亞人質事件那樣的危機重演。此外,安倍還與到訪的斯里蘭卡總統拉賈帕克薩舉行會談,雙方發表共同聲明,稱日本政府將向斯里蘭卡提供411億日元(約合26.8億元人民幣)貸款和約27億日元(約合177億元人民幣)的無償資金合作,用于該國基礎設施建設和防災工作。
對于日本政府一系列的新動作,外界普遍認為這都是為了抑制和削弱中國在有關地區的影響力,而使用的手段就是大量地砸錢。
文章稱,TPP是美國主導的,自然更符合美國的利益。日本加入將可能對其國內農業和中小企業造成致命的打擊,日本經濟能否如安倍所說實現一定量的增長也很成問題。如果經濟上對日本的打擊大于收獲,那么加入TPP無異于向美國交錢,換取美國戰略上的支持。而向印度洋和非洲國家進行援助,明顯與日本的切身利益關聯不大,早有評論認為,此舉是為了和中國“爭奪朋友”。
評論認為,如果日本經濟繁榮、財力雄厚,那么擴大貿易圈、多對外進行援助也沒什么大不了,但是自金融危機以來,日本的經濟一直低迷,再加上東日本大地震造成的影響,日本經濟甚至陷入了負增長。面對經濟復蘇、災區重建等嚴峻挑戰,此時正應該是日本將更多的財政資金用于國內建設的時候,然而日本政府卻還在擴大對外的“經濟援助外交”,為對抗中國而四處奔忙。
文章最后指出,上述日本人“頭腦不靈活”,就是指的這個方面。到處靠承諾援助等優惠拉攏關系,這是前幾年美國做的事,但是面臨財政緊縮的困境,美國不得不承認自己攤子鋪得過大,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撐,目前已經放棄過于激進的姿態,轉而注重經濟和戰略領域了。然而,作為“好學生”的日本卻沒有馬上認清這一點,仍然為了對抗中國而執著于到處“撒錢”。如果說與中國對抗事關日本的“面子”,那么為了這個“面子”,日本已經進一步傷到了國內窘迫的“里子”。不知道這樣下去,日本還能堅持多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