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首相迪呂波11月5日在布魯塞爾官邸首次會見新任美國駐比利時大使丹妮絲·鮑爾。兩人初次相見,迪呂波便將話題直接捅向美國的“痛處”,表達比利時官方對愈演愈烈的“竊聽門”丑聞的高度關切。
迪呂波向美大使強調,在比利時政府的“眼中”,個人的隱私與自由、公司企業的商業利益尤為重要。比利時首相對美國政府打擊恐怖主義勢力的初衷表示理解,但他對美國政府如此大面積、大范圍地監聽盟友表示“不可接受”。
迪呂波還向美大使通報了歐盟各國首腦在峰會上就“竊聽門”丑聞的考量。他說,比利時會站在法國和德國一邊,一起解決與美國政府之間的分歧。迪呂波表示,盡管情報部門在反恐活動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但盟友之間需要彼此信任。
美國國務卿克里日前表示,美國監聽行為的確“有些過火”。克里當時說:“我可以保證,無辜的人并不會在這一過程中受害,但收集信息的努力仍在繼續。在某些情況下,監聽行為的確有些不恰當。”
美國中情局前雇員斯諾登最新一輪爆料,讓美國情報界危機進一步“惡化”。斯諾登最新披露的文件顯示,美國一直在監控多位外國領導人的手機和電子郵件,其中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此消息一出,歐洲多國對此表示不滿。
歐盟峰會日前發布聲明指出,情報收集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歐美之間缺乏信任,會對雙方之間在情報收集領域的合作造成不利影響。歐盟各國支持法德兩國就“竊聽門”事件與美國展開雙邊對話。(記者 沈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