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家族,這個常被比作美國“王室”一般的家族,其家族成員一直受到各種災難的打擊。家族中的許多人,最后都以仿若希臘悲劇式的結尾結束了生命。“似乎每次當肯尼迪家族中有人達成某個目標或者實現偉愿之時,他就會付出悲慘的代價,”愛德華•克萊因在他的書《肯尼迪詛咒:為什么悲劇糾纏了美國第一家族150年》中這樣寫道。
自從50年前,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遇刺身亡之后,肯尼迪家族又先后經歷了多次悲傷時刻。1968年,約翰的弟弟鮑比·肯尼迪遇刺身亡;1984年,鮑比的兒子戴維因服藥過量去世;1997年鮑比的另一個兒子邁克爾在滑雪事故中去世等。
然而,也許直到1999年7月16日肯尼迪總統的幼子,小約翰在飛機失事中遇難才讓這個家族的悲劇變得格外引人注目,也讓人們開始相信,這個家族已被詛咒。
|
一些支持陰謀論的人試圖通過對這個家族的家長,也即是約翰,鮑比和泰德的父親喬·肯尼迪進行占卜來尋找家族厄運的端倪。然而外界的這些爭論對于曾經寫過《肯尼迪:美國之王》的托馬斯·邁爾而言,卻是毫無根據的。他說:“并不是每個家庭都出過三位參議員,一位總統和兩名總統候選人的。”
他認為:“人們之所以認為這是詛咒,是因為人們對這個家族過于關注。人們對這個家族每個成員都如數家珍,并將一些東西與他們聯系 。”
事實上,1999年小約翰在飛機失事中遇難事件,不僅讓肯尼迪家族承受了巨大打擊,當時有媒體形容,整個美國“為之悲傷”。“如果這個美國最受歡迎的家庭的故事依然能夠讓人民著迷和感興趣的話,原因可能在于這就是一個‘好萊塢遇上了華盛頓’式的故事,”弗吉尼亞大學政治學家薩巴托這樣總結。
而對這個家族頗有研究的勞倫斯·利莫爾則表示,“肯尼迪家族的故事其實是一個美國移民家族的故事。這個故事可以激勵我們。我們會告訴自己的孩子你有一天也可以成為這個國家的總統,即使我們自己也不相信。”
然而對于肯尼迪家族而言卻恰恰相反。“他們從出生開始就想成為美國總統,也知道他們可以成為美國總統”,利莫爾最后這樣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