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筆者從鎮遠縣新農村辦公室獲悉,鎮遠2013年度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已獲批復,該項目總投資1400萬元,將惠及全縣12個鄉鎮3884戶16916人。
為強化項目管理,促進項目順利實施,高質量、高標準完成項目建設任務,鎮遠縣大力實施“六項措施”助推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建設。
嚴格執行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堅持村民自愿、量力而行、民主決策、上限控制,合理確定籌資籌勞標準,積極引導農民以工投勞折資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避免加重農民負擔。
統籌編制2013年度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建設工作方案。結合多年一事一議實施現狀,按照“統一規劃、突出重點、因地制宜、連片推進”的要求,統籌編制項目實施計劃,實施方案,工作方案,與新農村、美麗鄉村、危房改造、生態移民等工程有機結合,加大村容村貌整治、房屋風貌整治、村內庭院整治。
建立農民自主的項目施工管理制度。堅持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應由村民委員會組織受益村民自行完成,無法由村民自行完成的建設項目,應由村民委員會組織招投標,村民委員會要在受益農戶中民主推選3—7名村民組成工程建設監督小組,代表受益農戶全程監督工程建設進度、質量。工程竣工后,村民委員會應組織村民理財小組、工程建設監督小組、部分受益農戶組成工程驗收小組,對項目建設進行檢查驗收,驗收結果要以農民滿意為根本標準。
建立村級公益事業設施管理和養護制度。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所有、誰管護”的原則,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形成的資產,歸項目議事主體所有,并承擔日常管理養護責任,可以由村民委員會組織村民民主選定管護責任人,并利用村集體經濟收入、社會贊助等安排管護資金;也可成立相應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進行管理,落實管護責任主體和養護資金來源;還可以通過承包、租賃、拍賣等形式實行市場化運作。建立農村公共設施運行維護新機制,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和養護水平,發揮資產的長期效用。
建立公開公示制度。各鄉鎮要將試點工作的有關制度、辦法等向社會和農民公開,提高獎補工作的透明度,村民委員會要將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建設的內容、籌資籌勞數量、項目資金(實物)的安排使用等情況進行公示,得到村民認可。
實施督促檢查、責任追究制度。縣委、縣政府、縣財政、縣審計、縣紀檢、縣督查等部門將定期或不定期對各鄉鎮的一事一議建設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對鄉鎮實行動態競爭進退機制,年終考核驗收合格的鄉鎮下年繼續享受財政獎補項目;對實施不力或違反政策、截留挪用村民一事一議籌集資金和財政獎補資金等行為,要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經多次督促整改不到位的鄉鎮,將不再安排下年度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對實施較好的鄉鎮追加財政獎補項目和資金,確保項目建設成效。(李安生 李洪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