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國慶長假進入尾聲,當天晴轉陣雨,天雨路滑,追尾、刮擦等小事故不時發生,忙得鎮遠縣公安交警事故處理民警是焦頭爛額。8時32分,一個報警電話打來:“在在建‘思劍’高速公路‘五星嶺1號隧道左幅’內,一輛拉施工材料的正三輪摩托車被一輛快速行駛的面包車撞翻在地,摩托車駕乘人員均受傷,肇事駕駛人駕車逃逸。”
隧道肇事逃逸 現場勘查線索模糊
“警情就是命令”!容不得半點懈怠,大隊立即啟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偵緝預案,并決定由大隊長掛帥,事故中隊全體民警出動偵破此案。而頻發的小事故則由路面民警負責處理。
事故處理民警迅速趕赴現場,據死者工友、目擊證人張某某等反映:8時30分許,他們一輛拉載施工材料的正三輪摩托車在經過‘五星嶺1號隧道左幅’的時候,被一輛快速行駛的銀灰色面包車追尾撞翻,駕駛人袁某青和乘車人張某翠當場受傷倒地。面包車駕駛人下車查看后,沒有施救,而是看見兩人血流如注后開車就跑。由于事故發生在隧道內,他們離得也遠,面包車的牌照看不清楚,只記得有個英文字母D,后面數字是539還是596什么的不確定,逃逸方向也不確定。而救人緊迫的他們來不及追截,只能一邊報警,一邊將傷者送往縣人民醫院。
民警立即對事故現場進行仔細勘查,除確定撞擊部位外,未獲取有價值的線索。
信息迅速向大隊匯報,大隊決定將事故民警分成三個組:一組沿思劍高速各閘口及各汽車修理廠調查詢問;一組回隊根據目擊者提供的車型及號牌模糊查詢;一組前往縣公安局調取治安卡口錄像資料。
正在民警忙而不亂開展調查取證工作的時候,縣人民醫院傳來消息,傷者張某翠經搶救無效死亡。案情一下子升了級!
走訪調查柳暗花明 疑犯浮出水面
經模糊查詢組大量的排列組合查詢,綜合其它組得來的資料,牌號為貴DV5396的面包車有重大嫌疑。雖然這是輛登記在貴州省銅仁地區的車,但是是誰的車,是什么牌照的車找到了,民警松了口氣。按照車主預留的電話打過去,打了很多通對方卻沒有接。
銅仁的車怎么跑鎮遠?民警沒有糾結在電話里。經查詢,該車10月1日在鎮遠鎮石線上有條超員20%以上的處罰記錄,違法駕駛人是鎮遠縣衛城社區的潘某林。據此民警判斷該車是輛二手車,已被潘某林購買用來非法營運,但是還未過戶到潘某林的名下。但是不是潘某林駕車撞人逃逸呢?還得找到潘某林才知道。
潘某林的家庭住址在縣火車站附近,這是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魚龍混雜的地方,要在這里面找個人,與大海撈針一般困難。在舞陽派出所片區民警的幫助下,經過地毯式的排查訪問,最終民警花了近2個小時找到潘某林家。但是潘某林未在家,其家里人也說不準他今天有沒有駕車,打潘某林的電話也打不通。在給潘某林家屬做了一通思想工作后,民警繼續開展調查,并迅速掌握了重要線索。——有證人證實潘某林今天一早就駕駛貴DV5396前往羊場鎮接客。
迫于壓力嫌犯自首 肇事車輛竟藏匿深山
14時許,迫于大隊查緝壓力,并在家人勸說下,潘某林到鎮遠交警大隊自首,對8時30分許其在在建思劍高速“五星嶺1號隧道左幅”駕車撞傷撞死他人逃逸一事供認不諱。但是對于其肇事的車輛在哪里,潘某林模糊其詞,一會兒說他撞人后把車開到路邊就棄車跑了,一會兒又說是將車交給朋友開走了,開到什么地方去了也不知道。從潘某林的閃爍其詞中,民警看出其準備“認罪不認賠”的心理,對癥下藥,展開了猛烈的法律、政策攻勢。幾個回合下來,心服口服的潘某林帶著民警前往藏匿肇事車輛的地方——一條距離火車站有9公里,崎嶇泥濘的山路洼地中,并指證了車輛撞擊部位。
目前,肇事駕駛人潘某林已被刑事拘留,死者善后及事故調查工作還在進一步處理當中。(龍冠宇 馬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