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發展藍莓種植業,擴大增收空間。在實施坡改梯后,建立600畝藍莓種植基地,并引導從江縣鑫霖藍莓農業有限公司與農戶簽訂合同,建立了緊密的利益聯系機制、生產風險防范機制和農民收入穩定增長機制。
二、著力推進文化旅游業,提升增收能力。在我縣旅游活鄉的政策的帶領下,岜扒村作為從江縣侗族社區侗歌傳承項目點,充分利用該項目對侗歌傳承與保護,進一步將村原生態民族文化資源通過旅游平臺開辟極大的市場空間,促進農民增收。
三、加快推進蔬菜產業化經營,實現就地轉化促增收。充分利用本村地理及氣候優勢,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按照“一村一品”的模式,積極培育蔬菜產業化經營,不斷強化新農村建設的產業支撐和經濟基礎,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四、加大農民工技能培訓力度,努力擴大就業水平。積極開發面向群眾的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產服務、生活服務和救助服務等領域工作崗位,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牧民群眾的就業能力和競爭力,不斷加大勞務轉移輸出力度,努力擴大農民群眾就業,促進增收。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體系,積極做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工作。
五、落實支農惠農政策,實現農民補助性增收。加強農村低保、醫保、新農保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確保農村居民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按時足額發放保障金。通過農民補貼“一折通”,按時撥付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資金。按標準足額撥付困難寄宿制學生生活補助、營養改善計劃補助。依照供養標準對農村五保對象實施集中或分散供養。(陳黔波 唐永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