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時下,中秋臨近,經歷了一個夏天洗禮和積蓄,吸盡日月精華的萬畝從江加榜梯田開始由綠變黃,鉛華逐漸褪去,蓬勃向上不再,繼而由浮華轉向理性,遠遠望去,一片接連一片,像剛剛從天上灑下的金子,金黃滿地。梯田和高山古林相間,綠中有黃,黃中有綠,宛如一條彩帶多姿繽紛。
剛剛入秋,萬畝梯田稻谷開始泛黃 ( 武廷光 攝)
梯田秋晨早霧 (武廷光 攝)
加榜梯田距從江縣城80公里,是苗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據口耳相承,苗族同胞祖先遷徙到這里后,便開始了梯田開辟,經過500年的艱苦奮斗,終于造就了今天如此氣勢磅礴的大美。
梯田景點之一:黨扭部分 (莫曉樹 攝)
據統計,從江加榜梯田總面積近1萬畝。主要分布在黨扭至加榜全長25公里的公路兩側的黨扭、加頁、加車、從開、平引、加榜及加車河對岸的擺別、擺黨等村。
獨特的地型地貌決定了這里的梯田面積最大不過一畝,大多數田都是只能種一二行禾的“帶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塊田”的碎田塊,最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百上千畝。這里的梯田最長的可達二、三百米,最短的不足一米。長達幾百米一丘梯田每一部分的大小形態卻完全不同。行走月亮山間,常常會被這里的大氣所感動,常常會因為這里的大美而流連忘返。
清晨入古寨,晚霧鎖崇山,一稻秋變黃,梯田美如畫。加榜梯田正是用這樣的大美感動了天下人。(梁懷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