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筆者在貴州黃平獲悉,自春節過后,該縣農業局100余名干部紛紛走出辦公室,深入基層、走村入戶,通過“面對面”了解情況,“實打實”開展幫扶,“心貼心”解難答疑,到群眾家中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戶進行春耕備耕,發展生產。
在離學校開學還有幾天,農業局駐萬村的彭國慧就聯系上該村的村干與蔬菜種植戶代表到縣教育局和當地的蔬菜配送中心協商新學期的蔬菜配送合作,幫助該村解決蔬菜的銷售難題。據彭國慧介紹,今年萬村又新增了30畝的蔬菜種植面積,解決銷路成了當前村里的大事,作為駐村干部,除了要幫助農民種好菜,還要幫助他們買好菜,讓蔬菜種植成為村里的致富產業。
在茅坪村,得知該村吳治忠種植戶的40多畝蔬菜苗受災嚴重,潘顯恩局長就帶著技術人員來到現場,為他們想辦法,解困難,幫助受災戶重新育苗,恢復生產,重樹戰勝困難的信心。
在舊州金都公司,農推站站長張潔濤等技術專家來到蔬菜種植基地,現場指導該公司施肥、用藥,增強馬鈴薯等蔬菜抗災增產能力。
在校場村,技術員蘇子才等來到農戶家中,向種植戶手把手傳授新的蔬菜種植技術和生態農業作業要求;局科教站開展陽光工程培訓3期180人;在各機耕隊和農機專業合作社,局20多名農機技術員正在開展機具維護工作,已檢修農機具500多臺套。
截至目前,全局已派出駐村干部22人、技術干部87人深入到全縣11個鄉鎮了解春耕備耕情況,指導農戶加強田間農作物技術管理和農業生產所需的種子、化肥、農藥、地膜、柴油等生產物資與農機具貯備情況,同時加大了農資市場執法力度,確保春季農業生產實現開門紅。(彭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