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寫日記能鍛煉孩子的書寫和語言表達能力,也是對自己成長過程的一種記錄形式。小學生寫日記,能培養他們恒心和毅力。我們看看杭州市的部分家長是怎樣做的吧。
觀點一培養學習的興趣是最重要的
我的女兒覺得寫日記很有意思,放學回到家里,有時間就拿出她的日記本,按照日記的格式,一行行地寫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有時候,女兒也犯愁沒什么內容可寫,產生了厭煩心理。我告訴女兒寫日記有很多好處,應該堅持。女兒一點反應都沒有。我發現女兒喜歡摘錄名人名言,就借機提醒她:"你每天在日記本上記下一兩句名人名言,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積累成百甚至上千的名人名言。那多好呀!"女兒對這個倒是很感興趣,每天都找名人名言,有時還讓我們幫助查找。我在孩子記錄名人名言的時候,不失時機地告訴她記日記的一些要求。孩子從摘錄一兩句名人名言開始,養成了習慣,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動筆寫下一天發生的事情。我覺得孩子比以前勤奮了不少。(9歲女孩的母親李玲)
觀點二家校配合,鼓勵為主
我的孩子每天放學回家都能把家庭小日記寫完。但是我發現孩子像記流水賬似的記日記,日記上寫的往往是:媽媽送我上學。同學上課講話了。晚上放學了。媽媽接我回家了。媽媽做的飯很好吃……我覺得孩子應該寫得更好一些,便想指導孩子一下。
一次,我在孩子寫小日記時說:"寫得不錯,可是不能打100分。"孩子不解地問:"媽媽,我哪里寫得不對了?"我說:"日記不能什么都記,也要有主次。比如,昨天上課遲到了,為什么遲到?今天沒有遲到,說明自己自覺了,比昨天有進步。能幫助媽媽洗碗,媽媽夸我懂事了,我很開心等等。"我還和老師溝通,老師也對孩子的進步給予肯定。孩子慢慢改變了流水賬記法。雖然他在小日記本上寫下的內容仍很幼稚,但我覺得孩子比以前有了不小的進步。
觀點三摒棄功利目的,注重學習效果
孩子在寫日記時,我從不對孩子寫的內容妄加評論,但我經常提醒她、督促她。我還到書店買怎樣寫日記的書送給她。我告訴女兒,寫日記對提高作文水平有很大的幫助,世界上有很多作家,最初就是從寫日記開始走上寫作道路的。女兒對此將信將疑,似懂非懂。女兒有時不知該寫什么了。我告訴她,可以寫一兩件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我還給她舉了一個例子。我說:"你上學路上看到有很多家長送孩子,你可以觀察那些家長都穿什么衣服,是外公外婆,還是爸爸媽媽。"我還說,"你也可以寫寫媽媽爸爸呀!比如媽媽今天穿了一件什么顏色的衣服,有什么表情。這不就鍛煉觀察能力了嘛。"
寬松的環境,熱心的父母,使寫日記沒有成為孩子的負擔。
觀點四若想養成自覺的學習習慣,督促是必要的
我的孩子學會了寫日記,開始還新鮮,每天寫上幾句話,但他沒堅持幾天就把日記變成了周記。我覺得孩子有懶惰習慣,若想讓孩子養成天天記日記的好習慣,我們必須勤督促,這樣才能使孩子由不自覺變成自覺。孩子有時犯愁,不情愿,我們一邊不放松要求,一邊啟發幫助他、指點他都應該怎樣寫。孩子進步不是很快,總是寫他愿意吃什么飯、寫他今天作業做完交給老師了。有時三言兩語就對付過去。我沒有斥責他,只是天天提醒他要堅持下去。我想,先幫助孩子養成記日記的習慣,孩子寫得多了,會找到竅門的。(10歲男孩的母親嵐芳)
觀點五共同參與,讓日記成為溝通的橋梁
為了鼓勵孩子寫好日記,我和孩子商量,我要在他每天的每篇日記開頭寫上一句名人名言,或者是優美的詩句。孩子十分高興。我在他第一篇日記上,寫下了這樣一句名言:"人貴有志,學貴有恒。"這種方式孩子感到很有意思,既不耽誤寫日記,還能天天學到一句名人名言等,甚至還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當然開心了。當我看到孩子日記寫得不盡如人意時,也沒有責怪他。我告訴孩子,日記不是什么都記,選擇自己感到重要的和有意義的事記下來,這樣的日記才有意義。我在孩子動筆寫的時候,經常和他一起回憶一天發生的事情,幫他選擇"題材"。孩子在和我的"合作"中,漸漸入門,F在,他已經不用我給他"題詞"了。但他寫的內容由幾十字增加到了一二百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