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岑松鎮綜治工作中心立即組織精通苗話的調解員趕赴現場調解。在現場,雙方親屬不通漢語的老人和婦女互相爭吵、謾罵,調解無法進行。調解員用苗話耐心勸說,終于使雙方安靜下來,隨即組織雙方進入調解程序。調解人員運用當地通俗易懂的語言經,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適時講解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經3個多小時耐心調解,促成了雙方達成和解協議,鄰里之間再次握手,鄰里之情得以再續。
據了解,劍河縣總人口約27萬人,其中苗侗同胞占96%,是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大部分年長的苗侗同胞聽不懂、不會說漢語。為有效化解農村矛盾糾紛,促進農村地區社會和諧,該縣結合實際,創新雙語流動調解庭,長期活躍在苗鄉侗寨,化解紛爭屢建功。目前雙語調解已在劍河縣遍地開花,僅在岑松鎮,近三年來雙語調解成功化解的矛盾糾紛就有100余起。(楊秀成 楊再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