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唐云芳)劍河縣為促進農業發展,采取多項措施,積極引導和支持農村生活環境改善、農民增收、農業技術進步。
據悉,該縣建設了以示范園區建設為主的現代農業,高效農業鉤藤示范園區和高效漁業示范園引領發展。目前,全縣已完成鉤藤種植9.3萬畝,計劃到2015年達15萬畝。漁業示范園區建設方面,已發放水產養殖證360本,持證捕撈漁船 768艘,成立漁業合作社18個,有酸湯魚飯店42家,魚店營業額及休閑漁業年產值超過7000萬元。
據了解,劍河縣還開展以農業實用技術為重點的農業科技培訓,春耕期間,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積極向農民手把手地傳授農業實用技術。目前已舉辦各類培訓110期678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實用技術手冊1600余冊。
為改善農村生活環境,提高資源利用率,劍河縣大力推進農村沼氣能源建設。工作思路由以建為主向建管并舉轉變、由政府主導向市場運作轉變、由單純利用向綜合利用轉變,形成農村沼氣公司化經營、物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產業化發展良性發展機制。至6月底,已建成沼氣池50戶。
今年劍河縣進一步加大實用型農機的推廣應用,重點開展農機購置補貼、新機具推廣等工作,申請省級農機具補貼資金90萬元,計劃購置補貼農機具39臺(套),至目前,劍河縣完成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58萬元,占總資金202萬元的28.7%,補貼各類農機具456臺。
據悉,劍河縣還開展農資打假為主的農業綜合執法。該縣共印發各種宣傳資料15000份,出動執法車輛93臺次,出動行政執法人員423人次,檢查農資市場101次,檢查水稻品種131個、玉米品種101個、農藥品種68個、肥料品種18個,查處未出示備案登記證明銷售“兩雜”種子案6起。完成蔬菜、水果、茶葉等快速檢測樣品246個,合格率達100%。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