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年來,農村濫辦酒席之風有越演越烈之勢,婚喪娶嫁酒、搬家酒、生日酒、升學酒、立碑酒、參軍酒、建新房酒、小孩滿月酒、老人過大壽酒等等明目繁多的酒席和飯局,已經讓老百姓“吃得煩”、“吃不起”,甚至一些原本就較為貧困的家庭因為“吃酒”而吃得“更窮”。部分村民借辦酒之名索取財物,嚴重干擾了廣大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自黨的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針對廣大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村濫辦酒席不良風氣盛行問題,麻江縣及時謀劃解決群眾最關切的問題,多管齊下,重拳出擊,狠剎“吃酒風”、“濫辦酒席風”,把整治濫辦酒席風作為反對“四風”的重要舉措之一。
加大宣傳抓落實。一是召開會議宣傳。通過召開干部會、群眾會,發放宣傳資料,確保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二是進行戶外宣傳。在鄉(鎮)政府所在地、村委會所在地、人口密集的地方設置宣傳欄,用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橫幅、標語大力進行宣傳。三是走訪講解宣傳。要求“同步小康”駐村干部在走村入戶開展工作時深入田間地頭,向群眾發放整治農村濫辦酒席的宣傳單,講解申辦酒席的相關申報制度。四是短信平臺宣傳。各單位各部門利用手機短信平臺、QQ群、微信等平臺向廣大干部職工、村干部發送宣傳短信,積極倡導文明新風,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五是利用媒體宣傳。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在全縣范圍內進行大力宣傳,力求贏得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持,遏制農村群眾濫辦酒席不正之風,凈化社會風氣。截止目前,麻江縣共發放各類整治濫辦酒席風宣傳資料24000余份,張貼宣傳標語、橫幅累計100余條,通過手機短信平臺、QQ群等平臺發送宣傳信息30000余條,長期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及時向全縣廣大黨員群眾宣傳報道整治濫辦酒席風情況,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
強化責任抓落實。成立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由鄉鎮黨委書記任組長,鄉鎮黨政領導班子為副組長,各股站所負責人為成員;各村相應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村支書、主任為直接責任人。實行黨政領導包村,鄉鎮干部包組,駐村干部包戶的監管機制,將任務落實到具體人頭上,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
黨員干部率先垂范抓落實。在整治濫辦酒席風過程中,要求全體黨員干部要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思想上、行動上做模范帶頭人。各級黨員領導干部主動簽訂承諾書,信守不大操大辦、濫辦酒席借機斂財的承諾。駐村干部、包村干部以及村組干部要在全村帶頭執行各項政策法規,給老百姓做好示范。同時,給群眾精心算好操辦酒席的“時間賬”、“經濟賬”、“人情賬”,使廣大群眾從思想上深刻認識并理解各級黨委政府的政策,自覺轉變陳舊觀念,積極摒棄和抵制不良陋習,廣泛形成崇尚文明的良好社會風氣,從“我要辦酒席”向“我不愿辦酒席”的轉變。
嚴格執行制度抓落實。各村(社區、居)在各級黨委政府《關于加強黨員干部廉潔自律嚴禁大操大辦酒席的規定》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制定辦理酒席的《村規民約》,以村規民約的方式制定農村承辦酒席的規定,細化治理內容,明文規定允許操辦酒席的范圍。對于濫辦酒席借機斂財的黨員干部,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處罰;對無視《村規民約》、不顧影響頂風違章濫辦酒席的群眾,一經發現堅決按照相關規定予以制止和處理,以前享受低保、救濟、危房改造等惠民利民政策的,按照相關規定取消其享受資格,以做到標本兼治。
提高認識抓落實。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麻江縣將整治濫辦酒席之風列入“四風”問題的一項內容,要求全體黨員干部緊緊結合教育實踐活動以及常規工作,并以此為重要抓手,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反對鋪張浪費、凈化社會風氣,不斷鞏固教育實踐活動作風建設取得的成果。積極引導廣大群眾把思想統一到一心一意謀發展上,自覺轉變陳舊觀念,自覺摒棄和抵制不良陋習,廣泛形成崇尚文明的良好社會風氣,提高對濫辦酒席危害性的認識,自覺抵制農村濫辦酒席歪風,確保全縣轄區內濫辦酒席之風得到有效治理。
通過綜合治理,麻江縣農村濫辦酒席的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群眾落后的思想觀念初步得到轉變,不但減輕了廣大群眾負擔,凈化了社會風氣,而且還為群眾發展生產、增收致富創造了條件,贏得了群眾的廣泛好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