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麻江縣立足山地特點,堅持公共氣象發展方向,以“防災減災,氣象先行”為理念,不斷加大投入,加快了氣象現代化建設步伐,取得了初步成效。
——加強農業園區氣象設施建設著力服務藍莓產業發展
麻江是全省發展藍莓特色產業的龍頭縣,該縣氣象局緊緊圍繞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的發展戰略,投資25萬元在烏卡坪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建立了氣象服務站,為園區廣大藍莓種植戶提供氣象預測預報、災害預警和農業氣象信息,指導園區農事生產,促進了農業增長、農民增收、農村穩定。
——完成了新型自動氣象站建設并投入試運行
在州氣象局技術裝備保障中心的指導下,麻江縣氣象局按照相關業務規定,全面完成了新型自動氣象站設備安裝并投入試運行,建成了具有麻江特色、結構完善、布局科學、功能先進、保障有力的氣象現代化體系。新型自動氣象站在原有觀測項目的基礎上,增添了能見度、草溫、深層地溫、蒸發等氣象要素的自動觀測設備,取代了原始目測,實現了氣象資料的雙軌采集,提高了氣象綜合觀測能力和災害性天氣監測準確率,為麻江“科學發展、后發趕超、同步小康”提供了有力的氣象保障。
——投資300萬元打造公共氣象服務平臺
根據省氣象局山洪地質災害氣象保障工作建設項目實施方案要求,麻江縣氣象局積極申報項目,投資300萬元建成了全省一流的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現代化公共氣象服務平臺,實現了氣象災害的高密度觀測、精細化預報和氣象預警信息的無縫隙覆蓋。
——實現了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全覆蓋
麻江縣人民政府把氣象信息傳播作為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舉措,整合現有辦公場所、人力資源、設施設備,以拓展氣象信息平臺在服務基層中的功能為主線,在各個鄉鎮按照“五個一”標準(一名氣象協理員、一間辦公室、一條專線、一套計算機設備、一塊氣象電子預警顯示屏)建立了氣象信息服務站,健全了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
——實現了多渠道氣象信息公眾服務化
全縣建立了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手機短信發布機制,充分發揮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各類媒體的作用,及時發布氣象災害預報預警信息,實現了多渠道氣象信息公眾服務化。
——建立了推動氣象現代化協調機制
為確保氣象現代化工作的扎實推進,麻江縣人民政府建立了氣象現代化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負責氣象現代化建設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工作,形成了推進麻江氣象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合力,為與全國同步實現氣象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文榮剛 彭德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