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據悉,自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施秉縣城關鎮在做好上級各項規定動作的前提下,充分開發創新自選動作,通過手機短信、微信、微博、QQ互動平臺等建設,從細節著手,暢通民情收集渠道,搭建“指尖上”的民情終端。全面開展以“微距離、微心愿、微服務”為載體的“微品牌”創建,探索“微行動”,凝聚“微力量”,彰顯“大真情”,打造“指尖上的群眾路線教育”,推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健康有序開展。
“微黨課”傳遞黨群“好聲音”,“微距離”貼近群眾。以“微黨課”的形式,定期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學習參考、精神文明建設、文明創建等內容“推送”到黨員群眾手機上,打破學習教育傳統模式,變“集中學習”為“崗位學習”,以一線崗位學習交流促進工作實踐,實現了在內容上化繁為簡、在形式上化整為零,既方便大家閱讀學習,又能將大道理講小、小道理講實,易于理解和吸收。
“微簡報”凝聚和諧“正能量”,“微心愿”情暖民心。以“微簡報”的形式,重點發布全國各省、地區、縣、街道及各村居(社區)開展活動的好經驗、好做法,及各村居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黨員找黨員”活動的情況,堅持做到“三必訪三必談”,低保戶必訪、殘疾戶必訪、信訪戶必訪,黨員戶必談、創業戶必談、村干部必談,收集他們的小心愿、小盼望。讓轄區全體黨員干部群眾感受到黨委、政府貫徹群眾路線、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的誠意與決心。
“微研討”構筑黨群“民意網”,“微服務”為民解憂。以“微研討”的形式,利用手機短信平臺、微信、微博、QQ互動平臺定期組織研討,將鎮、村各部門在工作過程中服務群眾、提升業務的經驗做法在指尖平臺中發布并深入交流討論,在交流中提升大家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提升崗位工作目標的認知水平,更加快捷、迅速地知民情、順民意、解民憂,切實指導了實際工作的開展。
目前,“指尖上的群眾中路線”已形成吸引居民議政的“微議事”、幫助居民就業的“微集市”、關注民生的“微課堂”、豐富群眾文化的“微舞臺”等一批“微品牌”。1000余名黨員干部投身其中,服務民生、貢獻力量。共發送各類信息5000余條,受眾達5萬余人;征集民情民意400余條;“微”互動近萬人次;解決“微心愿”400余件;6000余名群眾享受免費疾病健康體檢;1000多群眾實現了就地就業創業。(楊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