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自助餐衛生、適惠、不浪費。”6月10日,施秉縣2014年村(社區)受訓干部交口稱贊。
筆者在某食府大廳看到,村干們都先取一個消毒過的不銹鋼自助餐盤,結隊各自取菜、裝盤,然后圍坐圓桌,一邊享用美餐,一邊盡情地回憶開會往事。
“今天,自助餐吃得舒服,大眾化,很合口味。”曾于縣里開會多次的下翁哨村村主任李明陽實話實話。以前開會,吃飯都在豪華酒店,一大桌菜花樣蠻多,政府錢花了,吃不完白白浪費。
城東社區老支書吳安華告訴筆者,搞集體生產時,我們去到公社開會,都是自帶大米,南瓜、白菜。“一桌十個人有斤把肉,大家都過年了。”他笑哈哈地說,F在生活好了,不能忘記節約。我們要繼續發揚勤儉持家的美德,高樓大廈,也是一分一錢的積累起來的。
“青炒茄子、四季豆,新鮮好吃,我都“加餐”了。”伍旗村女支書吳喜蘭回到座位上,笑著對大伙說。
“一頓飯忙一年。”新紅村支書肖昌平邊吃邊說:“我們是從最困難時期走過來的,稻草粑、糠粑,什么吃得的沒吃過?”我們村干部成天都跟泥巴打交道,勞動辛苦,糧食難種,就最著不得大吃大喝。
村干部都紛紛表示,我們在農村勞動,更應該懂得尊重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
為更好地踐行節儉節約行動,該縣率先從村干部抓起,摒棄以前培訓、開會吃“大桌飯”的習慣,第一次培訓改做集體吃自助餐,不發煙,不置酒,大家都樂于在輕松的環境下,一個個吃得笑逐顏開。
據培訓后勤負責人介紹,共600多名村干參加培訓3天,按中、晚餐每人各26 元,統一安排自助餐,每餐16菜1湯,每人至少比以住節約8元以上。(楊仁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