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保護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施秉喀斯特……”7月11日,由當地生態積極分子提出倡議,村“兩委”牽頭,在施秉喀斯特核心區黑沖景區的白垛村,兩千余名村民參加了保護世界自然遺產集體宣誓及簽名儀式。
“嚴禁違法捕獵和經營野生動物,盜劃名貴樹種,尤其是黑沖景區的國家野生保護動、植物,若發現有違法捕獵與盜劃現象,村民要及時制止、舉報,每發現違法捕獵行為報上級有關部門處理”;“嚴禁在景區河內傾倒垃圾,排放污水;嚴禁下河毒魚、電魚、炸魚;嚴禁在景區內燒山、毀林、開荒。”…… 白垛村村支書王明付在儀式上大聲宣讀《白垛村保護施秉喀特斯黑沖景區村規民約》。
王明付告訴筆者,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白垛村的村民就是黑沖的“護林員”,最年長護林員今年龍玉華已經86歲了,都還活躍在護林第一線,保護黑沖就是保護自己的家。
今年6月23日,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我們施秉喀斯特成功申遺。王明付說,“如今,我們拿到了世界遺產金牌,更有義務和責任守護自己的家園。”
王明付介紹,黑沖景區位于施秉喀斯特核心區與緩沖區交界的地方,轄于白垛村境內,全村有19個自然寨639戶2328人,是苗族與漢族雜居的古村落。該村主要以種植烤煙、中藥材等為支柱產業,去年人均年收入5130元。而今年種植烤煙3000多畝,太子參1200余畝。
家住黑沖組的村主任龍昱六介紹說,沖即山谷,因山谷中植被豐茂,遮天蔽日,故名黑沖。黑沖是觀云海、望日出、賞山花、俯瞰萬壑千山的好場所,也是驢友露營及探險游的理想目的地。這里有重要景點轎頂山、大駱迦、外營臺以及紅六軍團黑沖戰斗遺址等。
據介紹,1934年8月,任弼時,肖克、王震率領中央主力紅軍長征先遣隊紅六軍團轉戰施秉,與敵軍進行了著名的黑沖戰斗,保存了有生力量,實現了戰略轉移。現在,這里已經建起紅六軍團黑沖戰斗遺址,紅色旅游日益興盛。
申遺工作啟動以來,該縣通過加大黑沖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采取建沼氣池,柴改煤,實施農村改灶、改櫥、改廁“三改”,對農房進行風貌改造,各自然寨集中修建牛馬圈,實行人畜分離,配置流動垃圾箱、安排清潔工,統一清運垃圾,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年,該縣在黑沖景區修建了獨腳巖、對丫坡、黃瓜土、外云臺,共五個觀景臺,開辦農家樂6家,新建黑沖賓館。
為依法保護、合理利用世界自然遺產,讓每個村民參與到世界遺產保護行動中來,白垛村各寨生態積極分子向白垛村民發出倡議:“依法保護自然遺產,共創人類美好未來,弘揚紅軍精神,開發鄉村旅游。”專門制訂了《白垛村保護施秉喀特斯黑沖景區村規民約》,并舉行了千人宣誓及簽名儀式。
這一倡議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白垛村所在的白垛鄉正加快白垛生態建設規劃,從根本上減輕遺產的保護壓力;開發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發展葡萄、獼猴桃等精品水果。
黑沖組烤煙大戶龍會良說,申遺成功了,黑沖景區的游客明顯增多,農家樂有了起色。他明年改行經營農家旅館,建農莊,讓游客能吃農家飯,做農家事,體驗農家樂。(楊仁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