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伍,一個外表溫柔、身材嬌小的女人,骨子里卻透著堅強和勇敢,她懷著對電力事業的熱愛,默默地在守護著電網安全運行。
在電力一線堅守18年的“女漢子”
劉蘭伍的父親曾經也在電力行業工作,因此從小就受到父親影響的她,對電力事業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1995年7月,劉蘭伍從黔東南州水電學校畢業后,直接分配到貴州天柱供電局工作。參加工作十八年來,她先后在天柱供電局、220kV凱里變電站、臺江供電局從事變電運行、電力調度和線路搶修等一線生產工作。
一個女人,在一線生產崗位上從事著和男人們一樣的工作,并且一干就是十幾年,不難想象在工作中會遇到多少困難。但是對于工作劉蘭伍從來沒有怨言,從未向領導提過任何更換崗位要求。不僅如此,在工作崗位上還表現很突出。2005、2006年兩次代表天柱供電局參加調度大比武,2006年度獲年度先進個人獎,2010年參加臺江供電局“安康杯”調度大比武中獲個人一等獎,2012年獲凱里供電局“安全生產先進個人”稱號。她沒有轟轟烈烈的壯志豪言,只有默默的奉獻與堅守,把滿腔熱血都奉獻給了所熱愛的電力事業,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供電人的使命與責任,用行動在電力服務的道路上,一步一個深深的腳印。
在新的挑戰中逐漸變得“不溫柔”
2013年2月,劉蘭伍參加了臺江供電局中層干部競聘,以自身出色的表現和對電力工作的滿腔熱情,競聘到了城關供電所副所長一職,負責輸配電安全生產工作。雖然以前也一直從事生產崗位的工作,但都是在變電站或調度室上運行班,從來沒有干過線路搶修的工作。這次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在新崗位中的劉蘭伍不僅自身的角色從員工變成一個中層管理者,并且面對的是搶修班的一群大老爺們,干的都是技術加體力的活。大伙似乎都認為一個女人干不了搶修工作,甚至有些不服從管理,但是她并沒有因此影響工作。細心的她通過平時的工作觀察,慢慢地開始了解這群新同事,為了融入這個大家庭,她開始改變自己。把漂亮的裙子換成了搶修服,高跟鞋換成了平底鞋,一改從前的溫柔形象,說話聲音也變得大起來,拿著工具坐上搶修車和同事們一起趕往搶修現場。
2013年盛夏的一天,搶修班接到任務,10kV臺展線發生故障但原因不明,劉蘭伍帶著同事們立即趕往現場進行巡線。由于不知道故障點在哪里,他們只好順著線路的方向,一段一段地巡視。早上9點出發,大伙頂著烈日翻山越嶺地巡視,直到下午15點才停下來吃午飯,仍未發現故障點的他們,迅速吃完午飯后又繼續開始巡線。一個小時后,劉蘭伍和同事走到報恩村附近時,當地村民看見是供電局的搶修人員,便上前告知:“我們村那邊有一條電線,之前我看見閃出火花來,你們快過去看看啊!”經過一番檢查得知,此處由于10kV線路和0.4 kV線路高低壓距離不夠,引起短路跳閘。發現故障點后,劉蘭伍立即組織人員開展搶修,并在當天下午17點完成搶修恢復供電。連續8個小時頂著烈日巡線搶修,這一天也只是劉蘭伍和同事們很平常的一天,在供電所工作,她親身體會到了搶修人員的辛苦,不通車的地方要扛著沉重的工具徒步爬山,有時候頂著烈日,有時候冒著風雨,還常常因為工作誤了飯點,但大伙從沒有怨言。也正因為一起經歷了風雨,同事們也越來越信任她,在工作上和她有商有量,積極配合完成所里的每一項任務。所里的師傅們都說:“劉所工作起來很認真,能吃苦的勁一點不輸給男人!”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