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自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臺江縣臺盤村棉花村結合實際情況創新成立“民生民主陪審團”,讓失靈的村民自治工作“滿血復活”,改善了民生贏得了民心。
據了解,臺江縣2013年中心村建成后,小村合并成大村,臺盤鄉由15村合并成7個村,24名村“五大員”兼任7個村31個組當中24個組的組長。
“村干權力過于集中,村民自治工作容易失靈。”棉花村黨支部書記王川說,為使村級民生民事集中民主,村級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該村“兩委”凝聚共識,成立了村民自治組織“民生民主培審團”。“陪審團”從村“兩代表一委員”、老黨員老村干寨老、各姓氏大家族按人口比率,由村民民主選舉產生的村級自治組織。每個“陪審團”平均成員23人,其中黨員人數平均在13人左右。
“陪審團”主要負責監督村“兩委”社會事務管理、村級民事糾紛調解、村級發展規劃監督等涉及面廣、事關村級發展的社會事務,每次陪審結果須經陪審團審議通過,五分之一人員簽字認可后,在村級“民情墻”回音壁公示,接受群眾的監督。
目前,棉花村陪審團成員達共23人,其中黨員人數13人,老黨員、老村干、寨老和致富能手10人,從3月初成立以來,已協調處理救災資金、低保、和困難戶評定等民生問題13起,惠及民生500余人,活動深受群眾的好評。(楊通球 楊勝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